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看望慰问坚守一线的安防和医务人员
全省医疗机构积极应对节后就诊高峰
晒晒医务人员的“朋友圈”
1
11 1 2024年2月2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晒晒医务人员的“朋友圈”
 


本报记者 朱晓娟 冯金灿  丁 玲

春节期间,“朋友圈”里热闹非凡,有晒年夜饭的,有晒旅游美景的,还有晒家乡风俗的……总而言之,休闲娱乐是春节假期的主旋律。但是,医务人员的“朋友圈”别有一番景象……
坚守一线的身影
2月13日(大年初四),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训练室,李树强、马丛丛两位医生正在细致地为患者做康复治疗,护理团队也全力以赴,为患者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吴睿用图文的形式,在“朋友圈”记录了当时的场景。
“从8时到23时,我们收治了10名患者,管理着原来收治的46名患者,抢救了2名患者……此刻,我们终于可以坐下来扒拉两口饭吃了。”2月12日(大年初三)深夜,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陈春艳在“朋友圈”记录了“开年第一战”。配图是一盒还未吃完的快餐照片。
“复苏区准备、复苏区准备!”2月8日,一阵急促的声音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急诊抢救区门口的对讲机中响起。紧接着,一位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被火速推到了抢救区,急诊科护士杨欣欣跪在平车上持续为患者进行着胸外按压。现场图片被同事发在“朋友圈”中,很多医务人员转发并点赞。
当患者到达抢救区时,复苏小组和各项抢救措施已准备就绪。经过7分钟的奋力抢救,患者恢复了窦性心律,复苏成功!
据了解,2月9日~2月16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门诊共接诊6681人,收住院1377人。除了常规疾病患者外,交通事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酒精中毒、爆炸伤等患者明显增多。为此,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了春节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小组,全力做好患者的救治工作。
健康科普不停歇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但要注意以下几方面,谨防小儿意外伤害的发生……”春节期间,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梁宝松在坐诊的同时,利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不间断地更新着健康科普知识。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病,严重的可以导致猝死。今天是正月初八(2月17日),很多人都在返程途中,坐火车、坐飞机时间久了,特别容易产生下肢血栓……”对于不属于自己专业的问题,梁宝松还转发了该院其他专家的“朋友圈”,力争第一时间为大家奉上权威的“健康科普大餐”。
无影灯下的健康守护
春节期间,一场特殊的手术在医务人员的“朋友圈”中传播着。
“患儿鼻咽部有巨大占位,已经破裂出血,随时可能危及生命,急需转至上级医院。”2月9日(除夕),河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任红波收到下级医院医务人员打来的求助电话。
常驻郑州的北京专家、河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特聘主任段清川,在接到任红波电话后,立即带领科室值班医务人员启动急危重症患儿紧急救治应急预案。经多学科会诊,考虑患儿可能罹患极为罕见的鼻咽部纤维血管瘤,肿瘤已破裂出血,随时可能危及患儿生命。
“从难度上说,这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金字塔尖’手术。”段清川说,“肿瘤埋藏得非常深,一点点失误就会导致大出血。”
“立即安排手术!就在郑州做!”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院长张杰斩钉截铁地说。张杰与段清川带领团队接力配合,历时5个半小时,将直径约6厘米的巨大肿瘤安全切除。术中的冰冻病理结果证实了术前的诊断,确诊为鼻咽部纤维血管瘤。
除夕,夜班并没有比往常清闲多少,出诊铃声一次又一次响起,急诊手术室的门也是开了又关……处理完所有危重患者,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和重症医学部医生卢小岚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是2月10日(大年初一)凌晨3时。
“小岚医生是坚守岗位的急诊人的一个缩影。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护佑百姓安康。”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和重症医学部负责人刘畅在“朋友圈”留言说。
大年初一这天,郑州人民医院手术室就有10余台手术陆续进行。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全神贯注,全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郑州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王文静在“朋友圈”说:“手术室没有节假日。春节期间,我们更要绷紧弦。手术室外家属的期盼,我们比谁都懂,患者的健康平安是最重要的!”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