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蕾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先天的胎儿畸形,又叫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导致的一种疾病。患儿存在严重的面容缺陷和不可逆转的智力障碍。因此,每对夫妇都有孕育唐氏儿的可能,适龄孕妇也应常规接受唐氏筛查(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简称,是产检的必做项目之一)。其中,血清学唐氏筛查高风险的孕妇,需要接受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高风险人群应在孕前接受遗传咨询,怀孕后直接进行产前诊断。那么,关于唐氏综合征,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1.唐氏综合征属于严重的出生缺陷,是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疾病。存活的患儿具有特殊面容,如眼距宽、鼻根低平、眼裂小等。常表现为嗜睡和喂养困难。其中,智力低下的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明显,智商通常在25~50,动作发育和性发育都延迟。患儿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畸形,因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各种感染;白血病的发生率比正常人群增高10倍~30倍。患儿如果存活至成年,则常在30岁以后出现老年性痴呆的症状。 2.患儿在全世界范围内尚无有效治疗手段。 3.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是预防唐氏综合征的有效方法。通过抽取孕妇的血液进行化验,来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程度。 4.唐氏筛查结果仅是一个风险评估值,无法明确诊断唐氏综合征。唐氏筛查在孕15周~20周时进行,通过抽取孕妇静脉血,检查其中的甲型胎儿蛋白(AFP)、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游离雌三醇(uE3)的浓度,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再借助专业软件计算出胎儿出现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值。 5.唐氏筛查结果解读:如果筛查结果显示低风险,就表示风险度比较低,胎儿出现唐氏综合征的概率不到1%。但是,如果筛查结果显示高风险,表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度较高。高风险孕妇应进一步进行确诊性的检查——绒毛膜穿刺检查(孕早期)或者羊水穿刺检查(孕中期),即产前诊断。 6.唐氏筛查通过检查血清,除可筛查21-三体综合征外,还可同时筛查出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等高风险孕妇。 7.孕早期唐氏筛查和孕中期唐氏筛查都不能确诊唐氏综合征,一旦出现高风险值,孕早期唐氏筛查有更多时间进行进一步确诊和处理。目前,推荐孕早期联合筛查,孕妇仅需要在孕11周~13周+6天内抽血检测PAPP-A(妊娠相关蛋白)和游离β-hCG两个指标,同时结合超声检查胎儿颈项后透明带宽度(NT)。孕中期唐氏筛查时间为15周~20周+6天。孕妇只要抽血即可,不需要空腹。唐氏综合征患儿一般会出现AFP降低、β-hCG升高、uE3降低等,医生根据三者的变化,结合孕妇的年龄、孕周等情况,计算出唐氏综合征的患病风险值。 8.所有孕妇均应进行产前筛查。一般高龄孕妇分娩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可能性更大。目前,我国高龄产妇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但是大部分产妇年龄是低于35岁的,而且我国85%的唐氏综合征患儿是由35岁以下的产妇分娩的,所以非高龄的孕妇也不能忽视唐氏筛查。 9.不建议单独通过母体血清学指标(如孕中期唐氏筛查)评估双胎的唐氏风险。孕早期结合每一个胎儿的超声标记(包括NT、三尖瓣返流等)再加上母体的血清学指标进行的早期唐氏筛查是有价值的,双胎NT加血清学筛查的唐氏筛查高风险检出率为75%~80%,假阳性率为5%左右。 10.高龄孕妇在充分认识唐氏筛查的检测价值之后,依然可以做唐氏筛查。35岁以上的孕妇属于高龄孕妇。母婴保健法规定,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建议直接进行产前诊断(如羊水穿刺等)来确诊是否怀有唐氏综合征患儿。但是,这不代表35岁就不能做唐氏筛查了,高龄孕妇在充分认识唐氏筛查的检测价值(即唐氏筛查属于风险评估,低风险代表怀有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可能性较小,但不是指没有风险)之后,仍然可以做唐氏筛查。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系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本文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