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将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医技在线
 
第三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高校附属医院高知群体党员发展工作初探
如何遏制“药盒里的浪费”
谨防高价保健品掏空老年人的“钱袋子”
养老服务业留住人才需要有“实招”
1
11 1 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如何遏制“药盒里的浪费”
 

□常俊伟 吴增光  文/图

    核心提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减少药品浪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药品生产、临床用药、药品流通、宣传引导、废弃药品管理、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措施和要求,为杜绝浪费提供政策指引。
    在疫情防控期间,有不少人囤药,把“个别”药品浪费现象推上“热搜”,“个别”只是药品浪费的一个小角,“热搜”过后,药品浪费依旧“臃肿前行”。如何遏制“药盒里的浪费”,我们需要从药品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诸多环节进行堵漏。

 

适时改变包装 减少药品浪费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明确指出,住院(病房)药品调剂室对口服药品实行单剂量调剂配发。
    住院药房每日做到口服单剂量药品调配的前提是把一堆小包装(如一盒六七片的药品)剥开,放进摆药机或棕色药瓶,将崭新的包装盒和看也没看的说明书直接进入垃圾桶,非常可惜。
    针对口服单剂量摆药,药品厂家提供大剂量包装较为适宜,这样既节约物料成本,又节约人力成本。对门诊慢性病患者来说,符合慢性病报销标准的处方通常是1个月的疗程,很多厂家给出的包装都是7日的量,1次需要开具四五盒,厂家不妨生产月用量的包装。
    对于退热药、止痛药、抗过敏药及处方规定限量的特殊药品等,厂家应推出小数量包装,避免药品过期造成浪费。经常需要服用0.5片、0.25片的药品,厂家应生产相应的小规格药片,避免患者掰药造成的服用剂量不准及掰碎药片丢弃浪费等情况。药品外包装应严格按照《药品包装物减量指南片剂和胶囊剂》要求执行,限制过度包装。
    药品厂家应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去繁就简,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不同规格、不同数量包装的药品,供医疗机构及公众选择。
规范处方开具 配发适宜数量药品
    医疗机构医师应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开具处方,药师应配合医师发放相应数量的药品。不适宜整盒、整瓶调剂的,应给予拆零。
    药师应加大处方审核力度,深入临床调研用药工作,从药品的适应证、给药剂量、给药疗程等方面严把药品数量关,避免浪费。此外,药师还应定期回访患者,了解用药疗效,收集不良反应信息,促进合理用药。
加强互联网及实体零售药店药品销售监管
    对于互联网药品销售,患者可及性较强、较随意,容易造成不合理用药及药品废弃,应加强监管。
    实体零售药店应当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药师调配处方应当经过审核,不得以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或甲类非处方药。
家庭药箱为药品浪费助“一臂之力”
    《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2004-2014)》指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90.1%的被调查者有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的经历。
    随着防病、治病意识的提高,更多的家庭药箱和药品被带回家中,结果是更多的过期药品被丢进垃圾桶。
    针对家庭药箱,相关部门应给出指导意见,引导家庭配备适宜的、适量的药品,减少药品浪费。患者家属应每月检查药品有效期,避免药品过期后服用带来的身体伤害。
废弃药品应规范处置
    各种原因导致药品被弃用,并随手丢入生活垃圾箱,甚至有些流入非法回收渠道,造成人身及环境损害。
    废弃药品如何处置?相关部门应给出正确的处理流程,在适宜地点设置回收箱,由专业机构进行收集并做无害化销毁处理;同时加强社会宣传,让公众了解废弃药品的危害,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
加强药学科普宣传
    由专业人员通过多种途径对药品及相关内容进行科普宣传,让公众了解如何正确服用药品、保存药品、处理药品、设置家庭小药箱等。让合理用药、科学备药的节约风尚深入人心。
    “药盒里的浪费”不仅是药品本身的无故消耗,还包括包装材料、人力成本、运输成本等方面的浪费,不合理用药导致治疗成本的提高,有害物质对环境的破坏等诸多方面。国家政策、药品厂家、医疗机构、公众应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围堵、消灭“药盒里的浪费”。
    (常俊伟供职于医药卫生报社;吴增光供职于河南宏力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