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星毯
近日,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人民法院对“863复活丹”保健品诈骗案件依法宣判,总经销商强某犯销售伪劣产品罪、虚假广告罪、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合并处以有期徒刑15年;7人犯诈骗罪、倒卖公民信息罪,分别处以5年、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这起涉及全国25个省、206家经销商的养老诈骗案尘埃落定。细细品读后,心潮澎湃,有几句话不吐不快。 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老年群体庞大,老年人希望健康长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一定要科学锻炼,充实老年生活,而不是靠吃保健品,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在古代,一些封建帝王通过服用江湖术士粗枝大叶“提炼”的最早保健品(丹药),做着长生不老的白日梦,最终都未能如愿。其实,我们知道,保健品是食品而非药品,适合特定人群食用,能调节人体的机能,但根本没有“包治百病”的作用。如果能“包治百病”,那还要我们的医院、医生和制药厂干什么呢? 据了解,本案中每盒成本仅14.6元的淀粉丸,竟然以1000元至6980元不等的高价进行售卖,可谓一本万利。用咱农村的话讲,淀粉丸大概如面丸,说这能治大病,不笑掉大牙才怪呢!当下,在市区退休后生活圈子单一的部分老年人往往经不住“健康推销员”上门天花乱坠的“忽悠”,或者街头所谓的“健康宣讲实体店”的“洗脑”,多次购买高价保健品,几乎掏空了“钱袋子”。究其原因,有的是图个心理安慰,有的是盲目跟风,但大多数是“当局者迷”,深受其害而不能自拔。 为了防止被高价保健品“忽悠”,老年朋友要定期或不定期参加有关部门开展的健康教育“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并通过各种媒介宣传,有目的地学习科学养生知识,可以抽出更多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而不是泡在所谓的“健康宣讲实体店”让人“摆布”。子女也要抽出更多时间陪伴老人,使他们亲情常伴左右,心灵得到慰藉,远离保健品诈骗陷阱。当今社会,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较多。老年人一定要认清药品和保健品的区别,相信科学,擦亮眼睛,不要相信所谓的“高效良药”,防止上当受骗。同时,公安机关等部门要协同一致,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并及时公布一批利用保健品诈骗老年人的案件,做到警钟长鸣。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濮阳县卫生健康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