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下一版  
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 八字家训传家久 德技双修济世长
蒲公英
药食同源话生姜
清代商丘医家田绵淮与中医养生典籍——《援生四书》
1
11 1 2024年3月5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 八字家训传家久 德技双修济世长
 

□刘永胜 邓江海

 

   “从咿呀学语开始,‘正骨、正人、正己、正心’这八个字组成的家训就牢牢铭刻在我心中,融入血液里,贯穿在行动中!”近日,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第八代传承人、该院副院长郭珈宜动情地说。
    起源于河南省孟津县(现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平乐村的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距今已有230年的历史,盛传八代。230年来,历代传承人始终恪守家训,精医术、修医德,致力于家学的发展与创新,该流派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形成了以洛阳为大本营、辐射全国,以及海外的分布格局。2006年,“中医正骨疗法”被收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实践优秀案例。2022年,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入选河南省首批优质中医学术流派。

萌芽时期和发展时期
    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的创始人郭祥泰系郭氏家族的第十七代传人。《郭氏家谱》记载,在清代乾隆及嘉庆年间,郭祥泰“居心平易,赋性谦逊,幼读书即好岐伯之学,缮练揣摩,专精于正骨,凡有病投者,触手即愈,数十年无遇一症而模糊,亦无一治而不痊者,富贵贫贱一以待之”。将儒释道三家医论集于一身的郭祥泰,被尊称为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的鼻祖。
    该流派第二代传承人郭树信,创立“益元堂”百年老字号,并创作《郭氏家训》,代代相传。
    该流派第三代传承人郭贯田,自幼随父学医,编写《正骨手法要略》传于后人。《洛阳县志》记载郭贯田“多应外延请诊病”,慈禧亲笔书写“好好好”三字做匾赐之,又赐郭贯田五品顶戴,成为民间兼官职的御医。
    从第四代传承人郭聘三开始,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进入发展时期。郭聘三在家传中医正骨术的基础上,研究全身骨骼体系,绘制人体骨骼图谱。《洛阳县志》所载:“聘三承祖父业……成一家法,名闻海内……闻名请诊,经手平复,莫不叹服,而郭氏遂为中外所独有,求医者,户外常满……”
    1930年,35岁的第五代传承人郭灿若突患重病,当时其子郭维淮不满1岁,眼见郭氏正骨后继乏人,他毅然冲破“传男不传女”的封建束缚,将技术传给妻子高云峰。
    飞跃时期

    “高云峰先生不仅是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的第五代传承人,还是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的开拓者、我国中医骨伤科高等教育的奠基者,是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迈入飞跃时期的标志性人物!”在全国中医骨伤界,许多人如是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获得了新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1952年,高云峰携其子郭维淮将家传秘方“展筋丹”“接骨丹”公之于世,献给人民。
    1956年,高云峰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毛主席勉励她“多带徒弟,好好为人民服务”。那年9月,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高云峰在平乐郭氏正骨家庭诊所的基础上,创办了洛阳专区正骨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的前身)。
    1958年,高云峰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中医骨伤科大学——河南平乐正骨学院。这所被业界誉为中医骨伤科“黄埔军校”的学院,为我国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959年,她又建立了河南平乐正骨研究所(后更名为河南省正骨研究院),并自制家传骨伤药物。在20世纪50年代,平乐郭氏正骨就实现了医、教、研、产“一体化”的发展。
壮大时期
    正骨世家,代代英才。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第六代传承人郭维淮自幼学医,16岁独立应诊,1956年起,协助母亲高云峰建立洛阳专区正骨医院、河南平乐正骨学院及河南平乐正骨研究所,他是我国现代中医骨伤科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平乐郭氏正骨的集大成者。
    据悉,1960年,郭维淮主持编写第一部中医骨伤高等教育教材《正骨学讲义》;1978年,“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外伤性陈旧性关节脱位”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95年,郭维淮主持编写了《平乐正骨》一书,归纳总结出平乐郭氏正骨“气血辨证理论”,以及“三原则”的学术思想和“四方法”的诊疗方法;1995年,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最高荣誉奖——“白求恩奖章”;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该流派第七代传承人郭艳锦、郭艳幸将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思想及特色诊疗方法扩展为“七原则”“六方法”。“七原则”即平衡为纲、整体辨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动静互补、防治结合、医患合作;“六方法”即诊断方法、治伤手法、固定方法、药物疗法、功能锻炼、养骨方法,成为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的创新者。
    郭艳幸还提出了平衡理论,即气血共调平衡论、标本兼顾平衡论、动静互补平衡论、筋骨并重平衡论、五脏协调平衡论、形神统一平衡论、天人合一平衡论、起居有常平衡论、膳食均衡平衡论。2021年,郭艳幸被授予“河南省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该流派第八代传承人郭珈宜、郭马珑在平乐郭氏正骨平衡理论指导下,构建了平乐郭氏正骨养骨理论体系。平乐郭氏正骨养骨理论是以平衡理论为指导,在长期防治骨伤科疾病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关于筋骨养生、保健、防病与促进康复的实用科学,包括体质养骨法、情志养骨法、起居养骨法、膳食养骨法、运动养骨法、药膳养骨法、四时养骨法、手法养骨法、调气养骨法、音乐养骨法、器械养骨法。郭珈宜还在养骨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骨亚健康体系”,通过整体辨识,运用平乐郭氏正骨的特色疗法,实现骨亚健康向疾病方向的阻断。
    “八字家训传家久,德技双修济世长!”郭珈宜说。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将继续以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为传承基地,秉承“正骨人,人正骨正;医患情,情真心真”,“以减轻患者病痛为己任”,为人民群众的骨健康保驾护航。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