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金灿 高玉元
近日,5名埃塞俄比亚居民被烧伤,急需救治,但当地没有烧伤科医生。经当地中资企业协助,这些被烧伤的居民联系到了正在该国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中国医疗队,但医疗队也没有烧伤科医生。于是,一场万里连线的跨国会诊就此展开。 据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4批医疗队队长陈召起讲述,当地时间2月25日上午,他突然接到埃塞俄比亚一个中资企业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因燃气瓶漏气爆燃,导致5名当地居民出现不同程度的烧伤,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想请中国医疗队专家帮忙治疗。 接到求助电话后,陈召起立刻按照医疗队制订的应急预案,成立由多学科医生组成的治疗小组,准备好了消毒包、刀片、无菌纱布、绷带、胶布等物品,由医疗队医务委员刘广芝统筹协调整体救治工作,并向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医生刘冰紧急求助。 会诊持续了6个多小时。经会诊,医务人员发现,其中2名伤员病情较重,烧伤面积较大,局部深Ⅱ度、Ⅲ度烧伤,需要紧急输液治疗,就第一时间将其送往中国医疗队支援的提露内丝-北京医院救治。其余3名伤员病情相对较轻,主要以浅Ⅱ度烧伤为主,局部有深Ⅱ度烧伤。医疗队中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蔺栋鹏、普外科医生张巍巍、重症医学科医生曹烨、麻醉科医生刘喆就在医疗队驻地,历时1.5小时,顺利为这3名伤员进行了创面处置。 治疗完成后,医疗队员还向伤者详细交代了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目前,5名烧伤患者都恢复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