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艳 胡佳美 袁利琴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知识的普及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已不仅限于传统的“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而是将它提升到更高、更深层次的护理理念,即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命与生存质量的关注,是对人应有的人格、尊严和需求的肯定以及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其核心是把对患者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集中体现在对患者自身的价值、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及其他权利、患者的需要和要求、患者的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上。积极开展“以人为本”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关怀护理,既是人性的呼唤,也是护理专业准确定位、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具体体现。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七病区在创建“人文关怀示范病房”的过程中,开展了一场护理与人文的对话。
制订工作计划,成立工作小组 在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开展之前,病区护士长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全体护士积极参与到人文关怀护理工作中,同时将人文护理工作纳入病区年度工作计划并制订详细的工作进度表,要求根据病区实际情况进行效果评价,以便实时更新、持续改进。在工作计划这一大框架下,病区成立了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小组,并进行角色分工,以明确成员职责,为人文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多元化人文护理学习 病区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学习人文护理相关的团体标准、专家共识及关怀科学理论,将人文关怀的理念渗透到意识层面;同时购买相关书籍,设立读书角,每月开展读书报告、人文护理故事分享会,营造积极的人文氛围;定期进行护士关怀性沟通、关怀性护理技术等培训及考核,旨在持续提升护士的人文素养与技能水平。 从细节入手,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人文护理就是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尊重每一位服务对象,善待每一个生命,是人文关怀的首要因素。病区设置了清晰、醒目的“温馨提示”标识牌;病区公共卫生间配备卫生纸、洗手池、洗手液及干手纸;病房卫生间安装了扶手、应急呼叫按钮、输液挂钩;病床间安装了隔帘、仪器架、物品储藏柜,按需增加挂衣架;护士站设置了患者便民服务箱,配备针线、指甲剪、镜子、梳子、软尺、花镜、床上洗头盆、电吹风、便民伞等,为患者的生活和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在生活护理的基础上,病区还配备了舒适安全的轮椅和具有可升降与防护功能的平车。病区里智慧服务设施应有尽有,如多媒体自助机、智能医技预约检查系统等。除此之外,病区还精心制作了病区文化墙,设置了患者候诊休闲区、科普活动区,进一步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点滴关怀与照护,让护理更有温度 在病区里,护士长以身作则,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每天早上巡视病房时问候患者,了解患者的诉求,并及时指导护士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帮助。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病区护士均严格落实患者的床头交接班工作,责任护士主动、及时巡视病房,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风险隐患,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助理护士协助患者打开水、订餐、办理出入院手续及病历复印、邮寄手续等。 磁性化管理,以爱点亮人文之光 人文护理体现的不只是“以患者为中心”,还包含着“以护士为中心”的理念,而磁性化管理就是“以护士为中心”的最好体现。护士长在保证工作需要的基础上,做到弹性、灵活排班;阶段性地与护士进行沟通、谈心,了解护士们的心理状况;定期选派护士外出学习,满足个体化的职业发展需求;科主任及护士长会在节假日给大家送鲜花、蛋糕,发祝福红包等。这些举措不仅深化了优质护理的内涵,也让护士们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自开展人文护理工作以来,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如护患关系愈加亲密,住院患者满意度持续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显著提升。此外,医护、护护更加团结一心。人文护理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大家的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个人价值与职业发展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受到了护理同行的高度评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心血管内科七病区将以此次创建工作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人文关怀理念深入每一项日常护理工作中,为人文关怀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胸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