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尿频、尿急与尿痛的诊断方法 |
|
尿频是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成年人每日排尿>8次;尿急是指一旦有尿意就需要立即排尿、难以控制;尿痛是指排尿时感觉耻骨上区、会阴部和尿道内疼痛或烧灼感。尿频、尿急、尿痛合称为尿路刺激征。 常见病因和临床特点 尿路感染 由多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尿路炎症,以细菌感染较为多见。急性肾盂肾炎常表现为高热、肾区叩击痛,可伴或不伴尿频、尿急和尿痛。急性膀胱炎则仅表现为尿路刺激征。尿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增多,尿中可以找到致病微生物(尿培养、显微镜检查)。 肿瘤 膀胱、尿道及其邻近器官的肿瘤可导致膀胱容量减少,从而出现尿频,也可能继发感染出现尿急及尿痛。血尿症状可能较为突出,可伴有排尿困难。尿病理检查可以找到癌细胞。 尿路结石 因刺激黏膜而产生尿频。膀胱结石常伴排尿困难及尿线中断。影像学检查,如泌尿系统B超、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及盆腔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均有助于疾病诊断。 间质性膀胱炎 可见于结缔组织疾病,较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找不到病因者,称为特发性间质性膀胱炎。 出血性膀胱炎 常见于使用环磷酰胺的患者。 尿道综合征 尿液检查结果正常、排除了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尿路刺激征后,可考虑诊断此病,多与心理因素有关。 诊断思路 病史采集 针对尿频、尿急、尿痛本身的问诊:可能的诱因,如劳累、憋尿、近期接受流产手术等;起病的缓急,病程的长短;排尿频率,夜尿次数,每次尿量,有无排尿困难,有无尿不尽感;尿痛的部位、性质;尿的颜色,有无血尿、脓尿。 伴随症状问诊:尿频伴尿急和尿痛,见于膀胱炎和尿道炎;尿路刺激征伴发热及腰痛,见于肾盂肾炎;尿频、尿急伴血尿、午后低热、乏力、盗汗,见于膀胱结核;尿频、尿急伴无痛性血尿,见于膀胱癌;老年男性,病程长,尿频伴尿线细,进行性排尿困难,见于前列腺增生;尿频不伴尿急和尿痛,但伴有多饮、多尿和口渴,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 诊疗经过问诊:患病以来,患者是否曾到医院就诊和检查,是否做过血常规、尿常规、尿微生物及细胞学检查、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等;治疗和用药情况,疗效如何。 一般情况问诊:精神、饮食、睡眠、大便和体重变化。 其他相关病史问诊:既往有无类似发作;有无糖尿病、结核病、肾炎、尿路结石、肿瘤、精神心理疾病等,以及接受环磷酰胺治疗史;有无外伤、手术史;职业、毒物接触史;性病及冶游史;婚育史,有无流产及妇科疾病。 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存在全身性感染。 尿常规:尿路感染时尿白细胞增多,伴或不伴尿红细胞增多。尿路结石或肿瘤时,尿常规检查以红细胞增多更为明显,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白细胞增多。 清洁中段尿培养:对确诊尿路感染有价值。 血糖升高提示:糖尿病多尿导致的尿频;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 尿病理检查中寻找癌细胞:对提示尿路肿瘤有意义。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泌尿系统B超、静脉肾盂造影,必要时可进行腹部及盆腔CT检查,有助于发现尿路结石及肿瘤。 处理原则 关键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对于无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尿道综合征,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转诊指征 1.伴有发热,抗感染治疗无效,需要进一步明确原因。 2.伴有无痛血尿,不能排除泌尿系统肿瘤。 3.经治疗后,症状仍反复发作。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供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