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三通版:国际护士节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二三通版: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重症肺栓塞患者怎样自救
如何应对带状疱疹复发
预防血栓有妙招
儿童肥胖干预从科学减重开始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临床意义
1
11 1 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儿童肥胖干预从科学减重开始
 

□陆芳团

   肥胖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累过多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肥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儿童的肥胖率逐年增加,部分城市的儿童肥胖检出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儿童肥胖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和学习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肥胖的发生。
肥胖的危害
    依照学龄儿童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凡BMI(体重指数)大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肥胖界值者,可判定为肥胖。儿童的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密切相关,甚至可为成年期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留下重大隐患。肥胖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从社会角度看,肥胖会增加社会的医疗负担和经济负担,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科学减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
减重方法
    合理饮食 饮食不当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科学减重,需要控制饮食中的热量摄入,选择低热量、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盐、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同时,需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避免因节食或偏食而导致的营养不良。养成科学的饮食行为,学校、家长培养儿童规律就餐,教育儿童不挑食、不偏食,学会合理搭配食物,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儿童时期的肥胖,需要从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进行干预,避免药物减肥。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减少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提倡饮食多样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少吃快餐、饮料、甜食等,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增加运动量 运动是科学减重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培养运动健身习惯,积极引导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科学减重,保持健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睡眠不足。同时,改变久坐的习惯,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10分钟,可以有效地增加热量消耗。
    健康体重管理和肥胖干预 学校要优化学生膳食结构,改善烹调方式,提供符合儿童营养需求的食物。针对超重、肥胖的学生,学校、家长要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心理支持对其进行体重管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家庭与学校的作用
    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健康饮食与运动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的生活习惯。家长应该注重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同时,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运动计划和健康饮食计划,共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安排家庭饮食,鼓励孩子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家庭饮食,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量,避免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帮助孩子养成科学饮食习惯,为孩子合理选择、搭配和烹调食物,保证食物多样化,控制油、盐、糖的用量。
    培养儿童的运动习惯,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提倡家长与孩子共同运动,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引导其养成热爱锻炼的习惯。
    学校应重视体育教育,增加体育课程与活动的时间。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节课的课间可以休息并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减少久坐行为。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进行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时间应达到1小时以上,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的高强度身体活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强健骨骼练习。
    学校要办好营养与健康课堂。各地要结合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在校就餐等工作,有计划地做好膳食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正确认识儿童超重、肥胖,避免对肥胖儿童的歧视。优化学生餐膳食结构,改善烹调方式,选取更加科学健康的膳食模式。
    儿童肥胖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只有通过科学减重和健康生活的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地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
(作者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中心卫生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