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八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危机
如何预防院内感染
针灸如何治疗颈椎病
男性怎样维护前列腺健康
心电图检查——揭开心脏跳动的秘密
CT检查和MRI检查的优势和不足
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原则
1
11 1 2024年7月6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危机
 

□赵扬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通常无声无息地发展,直到患者出现严重的症状,如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动脉粥样硬化是对其生命健康的一大威胁。本文主要介绍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疗策略。
动脉粥样硬化:一种沉默的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血管的内壁积聚脂肪和钙质,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这个过程通常在患者年轻时就开始,起初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逐渐加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脏病、中风、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其中,糖尿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危机
    糖尿病患者面临着比一般人群更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威胁。长期高血糖,损害了血管内皮细胞,加速了血管壁变厚和硬化,导致并发症更早、更快地出现。
    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以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此外,糖尿病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使患者增加中风的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导致肾脏病变。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微小血管,导致患者肾功能下降,甚至肾衰竭。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肾功能。
    糖尿病患者的眼部和足部健康也受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患者视物模糊、视野缺失,甚至失明。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因为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受损,容易发生溃疡、感染,甚至坏疽,严重时需要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应保护好足部,避免足部受伤和感染。
    糖尿病患者应关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控制好血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维护身体健康。
预防和治疗策略
    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血糖稳定,严格遵照医生的建议规范服药。此外,适度运动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糖水平。为确保治疗效果,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关键指标。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帮助患者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手段。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控制热量的总摄入量;适当增加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等食物的摄入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有助于降低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适度运动 长期坚持适度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体重,降低血脂和血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糖尿病患者应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损害血管健康,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应戒烟且限制酒精的摄入量,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药物治疗 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降糖、降脂和抗血小板等药物,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手段。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定期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相关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管超声等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血管病变,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状况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关联。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心理健康。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非常重要,包括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等。这些因素对心脑血管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重要血管危机。患者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糖尿病患者尽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也非常重要。
    (作者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