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柴胡桂枝汤治疗发热疗效探析 |
|
□李富旺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原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 笔者在临床上灵活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外感发热、内伤发热等发热病变,疗效颇佳。 柴胡桂枝汤是由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而成,由柴胡、黄芩、桂枝、芍药、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9味药组成。 方中柴胡疏利气机、退热解表,黄芩苦寒、清里去热,二药合用,可清表里之热;桂枝祛风解肌,芍药益阴和里,二者并投,调和营卫;半夏与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配伍,调中补虚、内外兼顾。 小柴胡汤和解表里,重在少阳,清中有补;桂枝汤疏通营卫,发表解肌,重在太阳。两方合而用之,则表里内外,半表半里,有邪可逐,有虚可补。 在临床上,详加辨证,可用以治疗多种发热病变。例如,表热剧者,重用柴胡;里热盛者,重用黄芩;虚热为病者,柴胡易为银柴胡,重用白芍,轻施桂枝;气虚发热,重用人参、大枣、炙甘草。寒热往来者,以小柴胡汤为主;汗出恶风发热者,以桂枝汤为主。 笔者认为,柴胡辛苦,微寒,气味俱薄,性升散而疏泄,疏肝解郁,消退郁热,为少阳经之主药;邪在半表半里,汗下皆非所宜者,非柴胡不解;因味辛性寒,故又能解表清热。 凡气郁化热、往来寒热、外感风热等,柴胡宜为首选。其疗效与其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应根据病情轻重,灵活增减。如在治疗肝胆郁热时,量不宜大;在治疗外感等热时,小剂量的退热作用不甚明显,或只可使低热消退,或只可使高热一时性轻度下降;中等剂量退热明显,但是不能使高热迅速下降至正常;大剂量时,则可使较高的体温迅速下降至正常。 桂枝本以发汗解肌、温经通阳为功,可透达营气而散邪。桂枝透发之性引邪向外,驱邪外出;与芍药合用,得其酸寒能敛之性而不使桂枝发散太过,且克制桂枝辛温之性而不使之助长热邪,桂枝性速而散,芍药性缓而敛,一驱邪,一护津,共奏血脉通利、营卫调和、邪去正安、热退汗止之功。 桂枝为桂树较嫩之桂,其性温顺条达,善于通上达下,又能透表通里,于育阴潜阳药中配伍之,易使上炎之虚火下达潜伏于肾水之中,虚热易止;于清热凉血药中佐之,易使外越之虚阳人里内守于阴中,虚热自平。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