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浅析哲学与中医气学说(下)
传统中药方剂的现代应用解析之二安宫牛黄丸
中医师承专题论文的写作技巧
征稿
成年人肥胖的辨证施治与食养
1
11 1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浅析哲学与中医气学说(下)
 


□牛凤景

“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人民认识世界的自然观。在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气学说渗透并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作为说理工具,并深刻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形成了气学说。辨析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制定养生、诊治的规律和原则,整理“气”的本质内涵和特点,从而丰富中医基础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气”的运动是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正蒙·太和》曰:“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为风雨,为万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结,糟粕煨烬,无非教也。”认为大量的气体充满“太虚”,呈现上升和下降、飞动和飘扬的状态,没有停止过(气体的变化形态万千,但是它没有消失的时候)……有时会化作风雨,有时会成为雪霜,有时会成为流动的形态,有时又会成为山川融结的形态(气体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形态的物象),大地万物在不断变化,但是无论哪一种变化形态都离不开它原有的状态,这种变而不变的规律,给人无限的启示。因为气体的本性有屈伸和刚柔,所以在遇到阴阳两种气体相互作用时,会产生“万象”,但是本质还离不开没有发生作用的气体。天地万物的生灭,始终是“气”之升降聚散运动的表现。“气”不断运动变化,自然界一切事物生生不息,即新陈代谢。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运动不息,流行不止,变化无穷,是“气”的基本特性之一。升、降、出、入、聚、散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与降、出与入、聚与散,既相互对立,又保持着协调平衡关系。《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如果没有出入运动,那么阴阳变化的“神机”也就毁灭了,因而也就没有“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如果没有升降运动,那么一切生气也就消亡了,因而也就没有自然界中“生、长、化、收、藏”的生化过程。
聚与散也是气的运动形式。《正蒙·太和》曰:“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认为“太虚”(宇宙或空间)不是空的,必须有“气”存在;“气”必须聚集才能形成万物;而万物最终会消散回归到“太虚”中。古人以“气”的聚散运动说明天地的形成、万物的变化、人的生死,也是气聚气散运动的结果。
“气”的变化称为“气化”。“气”的运动是宇宙产生各种变化的动力。万物以“气”为本原,万物的生长衰亡、形态变化、盈亏虚实,皆是“气化”的结果。《正蒙·太和》曰:“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认为由于“太虚”的存在,才有了“天”的名字。由于气体的千变万化,才产生了“道”的名字。“太虚”即“气”,“道”即“气化”。“气化”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天地万物的变化及其规律皆由“气化”。与“气化”相对,有“形化”,指“气化”而生万物之后,各物种的形体遗传。《二程遗书·第五》曰:“万物之始皆气化;既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认为宇宙万物最初都是由“气化”产生的,形成形体之后,各种形体之间通过形化进行传递和变化。先有“气”的运动变化,然后才有万物的运动变化,“气”的运动变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基,故“气”的变化称为“气化”。是由“气”的运动而宇宙产生的各种变化。
“气”是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气”衍生出万物,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因为“气”是天地万物的共同本原,天地万物之间又充斥着“无形之气”,“无形之气”与有形实体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交换活动,因而成为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感应的中介物质,人与天地达到,相互交融的美妙境界。
“气”具有传递信息,使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感应的作用,即是中介作用。感应,指事物之间的相互交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感应。《吕氏春秋·应同》曰:“类同则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认为同类的事物会相互招引、呼应,气味相同的事物会和谐相处,声音相近的事物会互相感应。具有相互感应的联系,如乐器共振共鸣、磁石吸铁、日月吸引海水形成潮汐,皆属于自然感应现象。
《黄帝内经·素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远古的时候,医者治病,只要调理患者的精神,改变患者气血紊乱的病理状态(也就是说用“祝由”那样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把病治好。事物之间相互感应是通过“气”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而实现。由于形由“气化”,气充形间,气能感物,物感则应,故事物之间不论距离远近,皆能通过信息传递而相互感应。人处于“天地气交”之中,通过“气”与天地万物的变化息息相通。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曰:“生气通天。”“生气”,指人体的“生命之气”,主要指人身中的阳气;天,是指自然界;通,指相应、贯通的意思。日月、昼夜、季节、气候的变化,对人的生理与病理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也正是通过“气”的中介作用,使人与天地息息相应,又叫“天人合一”。朱熹曾言:“人之气与天地之气常相接,无间断。”认为“气”是连接人与人之外的天地。“气”连接人与自然,而在人体内部,由于人体内各物质也来源于“气”,因而“气”也连接起人体内的各部分。所以,在天地之间,“气”作为中介,连接各事物,其中包括人体的内部和人与天地自然界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中医学称之为整体观念的理由。“气一元论”认为,“气”是宇宙的本体,构成万物的本原,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气”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