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亚
一位69岁的女性患者,20年前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手术治疗;近10年,患者出现间断性腰痛。4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加重,伴左臀部及左大腿后方疼痛,双下肢无力,间歇性跛行。患者最长行走距离仅5米。因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医生决定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出现持续性腹胀,影响进食;且因术中伤口出血、术后渗血及饮食摄入量不足,导致患者严重营养不良。 因此,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身体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帮助患者解决腹胀问题。
病例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术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体重明显下降。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含量也远低于正常值。因此,如何解决患者的腹胀问题,成为术后护理的重点。 腹胀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进食,还进一步加剧了营养不良的状况。此外,患者还出现了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进一步加重了腹胀症状。
治疗原则
针对患者的腹胀问题,医务人员首先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饮食习惯、药物使用、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的详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医务人员为患者制订了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如莫沙必利等)。 物理治疗 进行腹部按摩等物理治疗,促进患者的胃肠道蠕动。
护理措施
饮食管理 护理人员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避免摄入产气食物,鼓励患者细嚼慢咽。 体位变换 在患者卧床期间,护理人员要定时变换患者的体位,帮助其排出气体。 定期评估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评估患者腹胀减轻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给予灌肠等处理。 佩戴支具 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如何佩戴胸腰椎支具,并鼓励患者适度下地活动。 效果评估 护理人员需要确认,患者的腹胀症状是否得到明显改善、排便是否恢复正常、腹部不适感是否明显减轻,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给予灌肠等处理。
出院指导
饮食建议 在出院后,患者需要继续避免摄入产气的食物。产气食物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碳水化合物(如低聚糖、果糖等),经过肠道微生物发酵后会产生大量气体,导致患者腹部胀气、不适等加重。患者在吃饭时,可以将细致咀嚼和慢慢吞咽作为日常饮食的一种习惯培养,随着时间的推移,细嚼慢咽会变得自然而然。 小口进食 患者可以将食物分成小块儿,每次只取一小块儿食用,这样可以自然地放慢进食速度。 专注饮食 患者要避免在吃饭时看电视、使用手机或进行其他分散注意力的活动,这样可以帮助患者专注于食物的味道和口感,从而不自觉地增加咀嚼次数。 计数咀嚼 患者尝试在吞咽前将食物咀嚼一定次数(如20次或更多),确保食物被充分咀嚼。 适量喝水 患者在吃饭过程中适量喝水,帮助食物更好地通过食道,但是注意不要在咀嚼时喝水,以免呛咳。 活动建议 逐渐增加活动量 患者要逐渐增加活动量,但是应避免过度劳累。 腰背肌训练 早期,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腰背肌训练(如“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等),增强腰背肌力量。随着康复的进展,患者可以进行更复杂的腰背肌训练(如“燕飞式”“侧身挺腹式”等)。 直腿抬高训练 患者可以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增强股四头肌力量,预防神经根粘连。 平衡与协调训练 患者能够站立稳定后,可以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如单脚站立),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药物使用 患者出院后要按时服用药物,定期与医务人员沟通用药情况。同时,患者在服药期间,要详细记录每次服药的时间、剂量以及药物名称,以便医务人员及时跟踪指导。 患者要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注药物的副作用,正确存储药物,以及定期复诊与评估,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争取早日康复。 定期复查 术后6周 此时,患者需要进行首次复查。医务人员会评估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初步的脊柱稳定性,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保植入物的位置正确。 术后3个月 这一阶段复查的重点在于观察骨融合的早期迹象,并评估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和活动能力。 术后6个月 继续评估骨融合进展,并检查是否有并发症出现。医务人员会适时调整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推荐适宜的运动项目,以及进一步治疗建议。 术后1年 一年后的复查主要是确认是否完全骨融合,并确定患者是否可以恢复到术前的活动水平。此时,医务人员还将评估长期功能结果和满意度。 心理支持 情绪管理 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护理人员要正面引导,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压力,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对患者进行专业的情绪管理训练。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支持,陪伴患者度过康复期。鼓励家庭成员与患者共同参与康复活动。 社会支持 患者可以尝试参加康复小组或社交活动,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获得情感支持。通过社区资源共享或志愿服务等方式,患者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患者可以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护理思考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较高,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静养,腹胀、便秘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康复。 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后腹胀、便秘的发生风险,是加速康复的重要内容。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通过积极的院内、院外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腹胀和便秘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的UBE(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镜下腰椎四节段融合手术,标志着医院在脊柱微创手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UBE技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迅速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脊柱微创手术的研究和发展,探索和推广UBE技术,为更多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通过本次病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针对术后腹胀问题,综合评估和个性化护理计划十分重要。合理的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院外指导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腹胀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