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莹莹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岑草、侧耳根、野花麦,属于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鱼腥草不仅是《中国药典》收录的一种药材,还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鱼腥草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生长,尤其在长江流域以南,常见于树荫下、阴凉潮湿的地方,为云南、贵州、四川的代表性药食同源食材。 之所以叫鱼腥草,是因为其叶子在搓碎后会散发出一种鱼腥味。这种气味独特,为鱼腥草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鱼腥草植株一般高约60厘米,叶片呈心形,花朵为白色四瓣,全草均可入药。《滇南本草》记载:“(鱼腥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者,痰有腥臭。亦治大肠热毒,疗痔疮。”《本草纲目》记载:“(鱼腥草)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痁疾,解硇毒。” 鱼腥草在我国饮食文化和中医药领域都占据独特的地位,在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方面为药食两用的佳品。 性味功效 鱼腥草味辛,性寒,归肺经、膀胱经、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等功效,用于治疗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鱼腥草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常被人们称为“天然而又安全的抗生素”。 抗炎杀菌 鱼腥草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多种物质。这些成分具有抗炎和杀菌的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从而帮助人体抵抗感染。鱼腥草的特殊气味,主要来源于挥发油中的一种有效成分——鱼腥草素。鱼腥草素也是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鱼腥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A、钙、铁等,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清热解毒 鱼腥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帮助人体排出热毒,缓解因热毒引起的各种症状。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内火旺盛,适量食用鱼腥草,可以起到清热降火的作用,让身体恢复健康状态。 利尿通淋 鱼腥草有利尿的作用,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及尿液分泌,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毒素,从而保持体内环境平衡,预防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统疾病。对于患有水肿、肾炎等肾脏疾病的人来说,适量食用鱼腥草可以辅助治疗,减轻病情。 化痰止咳 鱼腥草具有显著的化痰作用,能够稀释并排出呼吸道中的痰液,从而缓解咳嗽症状。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等)的人来说,适量食用鱼腥草可以辅助治疗,减轻病情。 药食养生 解毒利湿——凉拌鱼腥草 材料:鱼腥草200克,生抽、香油、食盐、醋、花椒油、白砂糖、干辣椒、蒜泥少许。 做法:将鱼腥草洗净,去掉老根,用盐水浸泡几分钟或用开水焯一下,切成段,备用;干辣椒切成段,与醋、蒜泥、白砂糖、生抽、花椒油、香油混合调制成凉拌汁,倒入鱼腥草中,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排脓,适用于肺痈胸痛,肺热咳嗽、咯痰黄稠,以及带下量多、质黏气臭,膀胱湿热,小便颜色黄、量少、热痛等症状。 消痈排脓——鱼腥草雪梨汤 材料:鱼腥草100克,雪梨2个,陈皮5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雪梨洗净,去核,切成小块,备用;鱼腥草去掉根部发黑部分,洗净后切成小段,备用;把鱼腥草、雪梨、陈皮放入锅中,加入适量冰糖,小火煮至雪梨酥烂即可。 功效:清热化痰、利咽生津,适合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痰黄而稠等人群食用。对实热引起的咽痛,扁桃体发炎,便秘,小便不利等,此方也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清热解毒——鱼腥草排骨汤 材料:鱼腥草200克,猪排骨500克,食盐适量。 做法:将鱼腥草洗净,备用;猪排骨洗净,剁成块;鱼腥草加入适量清水煎液,过滤取汁;猪排骨放入锅中,倒入鱼腥草汁,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稠等症状。此方还可用于湿热体质者调养。 利尿通淋——鱼腥草粥 材料:鱼腥草3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鱼腥草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5分钟~10分钟,中火煎,取汁;大米淘洗干净后加入药汁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白糖,再煮沸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适用于痰热壅滞所致的肺痈吐血、肺热咳嗽、湿热淋症等。 注意事项 虚寒证及阴性疮疡者禁用 鱼腥草性微寒。因此,虚寒证者(如脾胃虚寒,表现为胃脘冷痛、腹泻、手足冰凉等)食用鱼腥草,可能会加重体内虚寒症状。阴性疮疡者(如疮疡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不热少痛等)食用鱼腥草,不利于疮疡的恢复。 过敏体质者禁用 部分人对鱼腥草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在食用鱼腥草前,应先取少量鱼腥草尝试,观察是否有过敏现象。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