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让中医药之花在基层绽放 |
|
本报记者 王 平 通讯员 冯全领 李书辉 文/图

曹三磊为患者做中药定点介入治疗
“我们的业务用房虽然紧张,但是把门诊楼二楼的一半空间改造成了中医馆。由于这里属于丘陵地带,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颈肩腰腿痛高发。我们建设特色专科,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等,以满足疼痛患者的医疗需求。治疗室墙壁上悬挂着的每一面锦旗,都是患者对医生技术的认可。”鲁山县梁洼镇卫生院院长范小山在提起中医馆建设时激动不已。2020年,鲁山县梁洼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今天,我是第3次来到卫生院中医科做针灸、理疗,效果很明显!现在我的右腿还有点儿不得劲儿,但走路已经不是很疼啦!”家住梁洼镇的71岁患者乔某说。 5年前,乔某出现疼痛,地里的农活和家务活都干不成,平时走路都很困难。这几年,乔某四处寻医问药,但打针、吃药后腿部依旧很疼。今年3月,乔某在老伴儿陪同下来到梁洼镇卫生院中医科就诊。 中医科医生曹三磊说:“大爷,这是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的腿疼,针灸治疗效果好。”曹三磊运用针灸疗法和定点介入疗法,治疗疼痛疾病。他采用中药定点介入疗法配合红外线、艾灸、中药溻渍等独特的中医药技术为乔某治疗。第1次治疗,乔某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后来,又经过几次治疗,乔某的疼痛感已完全消失。“中药定点介入法配合红外线、艾灸等中医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疼痛疾病效果好。”曹三磊说。 “困扰我多年的疼痛疾病被曹医生治好啦,现在找曹医生看病的人太多了!”患者许某说。2022年,许某在外地做生意时,一天早上突然出现腰疼、发热等症状。朋友到诊所为许某购买药物和膏药进行治疗。随后,许某又去过很多医院,针灸、按摩、口服中药和西药都不管用。去年年底,许某经朋友介绍,来到鲁山县梁洼镇卫生院中医科就诊。曹三磊根据病人的病情,采用针刺、艾灸、针刀等中医药技术进行治疗,许某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我这次利用5天时间住院治疗,想把疾病彻底治好,预防复发。”许某对曹三磊的技术赞不绝口。 “杨书明医生的技术非常好,周围村庄的群众只要有疼痛疾病,哪里都不去,就找他治疗。我们大家都相信杨医生。” 杨书明是鲁山县梁洼镇卫生院中医科的一名主治医师,他擅长运用针灸、正骨疗法等手法治疗颈肩腰腿痛,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杨书明说,去年12月,在该院组织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入户宣传时,他发现75岁的王某不仅患有颈肩综合征,还有脊柱侧弯及严重的头晕疾病,平时依靠口服药物来缓解症状。“大娘,现在咱们卫生院有好的中医药技术,这些病都能治好,请您放心。”当时,杨书明便把自己的名字和手机号码留给了王某。第二天上午,王某在家人搀扶下来到该院就诊。杨书明根据检查结果,让王某躺在治疗床上接受治疗,只听“咯噔”一声,王某的脊柱弯曲瞬间改变了许多;再经过几次正骨复位手法治疗,王某的脊柱侧弯几乎恢复到正常水平。 随后王某的腰痛和头晕疾病,经过1个多月的针灸、中药溻渍等中医药治疗后,病情逐渐缓解。“现在,我的头也不晕了,腰也不疼了,还能直起腰走路。” 据梁洼镇卫生院院长范小山介绍,该院针对梁洼镇老龄化严重、青壮年外出务工、老年人就医不便的实际情况,创新打造特色中医馆,重点解决老年疼痛疾病诊疗难题,解决山区群众就医需要往返县城36公里的难题,破解“看病远、看病难”的困局。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医馆创新推出诚心、细心、恒心“三心服务”模式,在院内设立“中医诊疗绿色通道”,配备导诊专员提供全程陪诊服务;组建4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每月坚持下乡义诊,累计服务群众8000余人次;两年来,中医馆累计接诊患者1.8万人次。该院副院长马洛旭说,下一步,该院将培养更多“中医适宜技术明白人”,让优质中医药服务真正扎根在基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