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 玲 乔晓娜 通讯员 胡兴旺
近日,社旗县第三小学迎来了一场别具意义的中医药文化启蒙课。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学生魏雪晴回到自己儿时的母校社旗县第三小学,以“神奇的中医药王国”为主题,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中医药文化实践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播撒健康理念的种子。 从“三小学子”到“中医药传薪者” 活动伊始,魏雪晴以一张社旗县第三小学毕业照开启讲述,分享了自己从母校启蒙到投身中医药研究的成长故事。“小时候在田野间挖蒲公英、摘野菊花,没想到这些竟是中医药的智慧结晶。”她结合自身经历,用贴近生活的案例串联起中医药历史、经典名方和养生理念,并展示《本草纲目》古籍影印页,引得学生连连惊叹。 互动课堂激发文化认同 在活动中,魏雪晴以“生活中的中医药”为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医药的历史脉络和养生智慧。她展示了艾草、菊花、枸杞等常见中药的标本,讲解其药用价值,并结合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与健康的关系。 在课堂上,魏雪晴将薄荷、陈皮等中药交到学生手中,引导大家“观其形、闻其味、辨其效”。在“我是小药师”实践环节,学生们分组制作驱蚊香囊,体验捣药、称重、装袋的全流程;结合人体模型,学习按压太阳穴、合谷穴缓解疲劳的方法。六三班学生沙怡涵说:“魏学姐让我们发现,中医药不是‘老古董’,而是守护健康的‘超能力’!”六四班王万燊同学说:“原来中医药离我们这么近!回家我要教奶奶按摩穴位的方法。” 校地联动打造传承新范式 据社旗县第三小学校长王龙业介绍,此次活动是该校“传统文化浸润工程”的实践。“邀请优秀校友回归课堂,既能以榜样力量激励学生,也让文化传承更具亲和力。”下一步,学校将开发“校园本草认知地图”“节气药膳厨房”等特色课程,通过让孩子们从小感知中医药魅力,实现既增强文化自信,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积极效果。 以文化人 厚植家国情怀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让中医药文化扎根校园,是播撒文化自信种子的重要途径。魏雪晴表示,将来可以利用高校的优质资源,让中医药文化扎根基层,让孩子们感受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博大精深,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