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老婆的“半个医生”成长记
三代人的“健康之路”
艾草相伴 岁月静好
陪孩子摆脱焦虑
我的“麻烦”妈妈
我家健康历险记
重获“心”生
1
11 1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重获“心”生
 


□李磊

7年前的那个冬天,我永远记得手术室门口刺眼的灯光。父亲躺在推车上,脸色苍白得几乎与床单融为一体。我紧紧攥着他的手,感受着从他掌心传来的温度,生怕一松手就会失去这份温暖。
“别担心,爸爸很快就会好起来的。”爸爸说。我强忍着泪水安慰他,却看见他艰难地挤出一个微笑,说:“等我回来,咱们一起去晨跑。”
父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医生说他必须接受人工心脏移植手术,手术风险很大,但这是唯一的希望。那天,我们在手术室外等了整整8小时。每1分钟都像是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母亲的手一直在发抖,我则不停地盯着手术室上方的指示灯。
手术成功了,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父亲的身体对人工心脏产生了排斥反应,他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胸口疼得直冒冷汗。看着曾经健壮如山的父亲变得如此虚弱,我心如刀绞。医生说要严格控制父亲的饮食,每天按时服药,还要进行康复训练。
“爸,我陪你一起!”我握住父亲的手。从那天起,我们全家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母亲研究各种健康食谱,把家里的食用油换成了橄榄油,餐桌上多了各种绿色蔬菜;我每天清晨陪父亲散步,从最初只能走100米,到后来能绕小区走一圈。
记得第一次散步时,父亲才刚走了50米就气喘吁吁。他扶着路边的树,脸色发白,我赶紧扶住他。“没事。”他摆摆手,“明天继续。”就这样,我们日复一日地坚持散步。渐渐地,父亲从走变成了跑,他的脸色也红润起来,跑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改变是全方位的。我们不再熬夜,每晚10时准时熄灯;家里的零食柜里不再是薯片和巧克力,而是各种坚果和新鲜的水果;周末不再是窝在家里看电视,而是一起去公园散步、打太极拳。就连以前从不运动的母亲,也开始跟着视频跳起了健身操。
去年春天,父亲参加了5公里健康跑。当他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我和母亲都哭了。谁能想到,7年前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如今能重新奔跑在阳光下。父亲说,是这场病让他明白了生命的可贵,而我们要感谢的不仅是现代医学的进步,还是全家人的相互扶持。
现在,我们家的生活已经完全变了样。清晨,父亲的人工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着,伴随着他稳健的跑步声;厨房里,飘出来母亲煮粥的香气;我在阳台上做着瑜伽,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去郊外徒步,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7年过去了,父亲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他甚至开始参加马拉松比赛。每当看到他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就会想起他那个躺在病床上的冬天,想起我们全家人一起走过的路。这段经历教会我们,健康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家庭共同的责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