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开封:多措并举 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
|
本报讯 (记者张治平 通讯员娄新文)“近年来,开封市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大力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革。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开封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医疗质量持续得到优化,群众健康水平持续得到提升。”在7月1日召开的2025年开封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开封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王怀军说。 为筑牢基层网底,开封市找准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持续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一是构建完成医共体建设体系。全市9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覆盖89家乡镇卫生院,各个医共体内部信息初步实现互联互通。二是抓实乡镇卫生院基建项目。开封市积极争取市县两级财政的支持,前后共投入1.6亿元,提升27家乡镇卫生院的门诊综合楼、病房楼等基础建设,其中通许县投入6700万元对全县卫生院的综合楼进行改造提升,尉氏县投入4955万元对5家卫生院的门诊综合楼和病房楼改造提升。三是抓牢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4个县主动谋划专项债和各类资金3985万元,建成6家县域医疗次中心,为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添砖加瓦。四是狠抓村卫生室建设。开封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牵头每月通报、定期督导,在公有化基础上强力推进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目前完成1900多个村卫生室建设,占比达88%,同时还有248个村卫生室正在施工。五是抓细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开封市着眼优化15分钟医疗圈的定位,主动将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近3年共新建4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城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更趋科学合理。六是抓稳医责险保障。开封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投入资金为全市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购买医疗责任险及意外险,切实筑牢了基层卫生网底,解决乡村医生后顾之忧。 开封市全面发力,提升服务能力。一是“达标创建”提能力。开封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达到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的医疗机构,分别奖励15万元和30万元。市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每年邀请专家授课,通过五步工作法确保优中选优;采用“七个一”工作模式,逐级推荐,全市10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基本标准,67%达到推荐标准。二是样板提升效果佳。开封市前后共投入1431.84万元,积极推进“五个100”实践样板打造。三是设备更新硬件强。开封市积极动员县区参与省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项目,共采购彩超、生化分析仪、救护车等173件。截至目前,全市10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10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DR(数字X线摄影术)、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三大件”全覆盖。四是公共卫生服务成绩亮。开封市通过实施分类管理、扩大服务范围,有效推动服务的均等化和可及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公共卫生服务连续9年保持在全省前三名,其中2018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荣获全省第一名,累计获得580万元的省级奖励资金。五是家庭医生签约履约覆盖广。2023年以来,全市一盘棋,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每季度一次扎实开展进机关、进社区等“五进”活动,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健康咨询等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常住人口签约率持续提升,重点人群签约率为100%。同时,创新监管方式,全年实施“三级”电话抽查,核实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快速发现并整改问题。居民健康档案和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持续改善,签约率、履约率及群众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六是健康帮扶强监测。利用国家健康扶贫系统,监测脱贫不稳定户等,定期与相关部门交换数据,每月进行入户排查,实现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 近年来,开封市从培训和招聘两方面入手,持续建强人才队伍。开封市线下培训各类人员3651人次,每年线上培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7500余人次,参与率和合格率均达到100%。3年来,为乡镇卫生院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171人,特岗全科医生27人。依据省级统一安排,开封市卫生健康委联合财政局、人社局、编办等多部门开展大学生乡村医生招聘,2024年全年开展5批次、85人,为基层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开封市也督促各县区开展“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持续为基层补充1152人。 下一步,开封市将做好以乡镇卫生院、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核心的基层基础阵地建设;做好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帮扶服务、对口支援服务为核心的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做好以大学生乡村医生招聘、“县聘乡用”“乡聘村用”、人才培训培养为核心的人才队伍建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