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商丘市启动“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
淮滨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无瘢痕甲状腺癌根治术
开封市鼓楼区开展大型商超卫生抽查
医务人员为患者倒养生茶
玩水会感染“食脑虫”吗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开班
医术精湛 打通八旬老人的“生命要道”
遗失声明
1
11 1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医术精湛 打通八旬老人的“生命要道”
 

通讯员 刘瑞华

   近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新医一附院)神经外科一病区收到了一面锦旗,上面绣着“医术精湛传四方 医德高尚暖人心”。这面锦旗是86岁的崔先生及其家属送来的,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信任、技术与希望的故事。
    今年6月,崔先生持续一个多月被严重的头晕困扰,每次发作时都感到天旋地转,甚至无法站立和行走,大大影响日常生活。他到当地医院行头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被确诊为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程度高达80%。这条被称为“生命要道”的血管一旦堵塞,会直接影响脑干功能。更棘手的是,他的血管明显迂曲,这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高龄+复杂的血管条件,使他的手术风险较大。他辗转多家医院求医,均因手术风险过大而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看着老人的症状日益加重,其家属焦急万分。
    带着一线希望,崔先生及其家属来到新医一附院神经外科一病区。面对高龄、高危、高难度三重挑战,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惠磊带领脑血管病组迎难而上。他们多次组织病例讨论,对崔先生的病情进行评估,最终决定实施“经导管基底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植入术”。这种手术方案既能保证治疗效果,又能降低常规手术给高龄患者带来的风险。
    在确定手术方案后,他们与患者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新医一附院脑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一病区脑血管病组副主任医师马鹏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向患者家属讲解脑动脉狭窄的病理机制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并绘制血管示意图,直观地展示狭窄部位和手术路径。护理团队注重心理疏导。责任护士每次查房时都会像朋友一样和崔先生聊天,分享一些手术成功的案例,增强他的信心,并鼓励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术中,医疗团队认真完成了“经导管基底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植入术”。针对患者特殊的血管迂曲情况,团队采用颈内动脉血管鞘建立手术通路,并借助中间导引导管提供稳固支撑,确保手术器械精准到位。术中,医生精准操作,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最终成功解决了血管狭窄问题。
    术后,护理团队第一时间提供专业照护服务,严密观察崔先生的恢复状况,并循序渐进地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医务人员每日协助崔先生进行适度的肢体活动,从床上的适应性运动逐步过渡到下床行走,同时给予他鼓励与支持。“崔先生,您恢复得很好!”查房时,医生亲切的话语充分肯定了他的进步。
    在全体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困扰崔先生多日的头晕症状彻底消失,身体状况显著改善。术后第二天,他的活动能力便开始恢复,这令他和他的家人欣喜不已。经评估确认恢复良好后,崔先生于当天下午顺利出院。为表达对神经外科一病区医护团队的感激之情,出院当天,崔先生及其家属特意送来一面绣着“医术精湛传四方 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
    这面锦旗不仅是对神经外科一病区团队的肯定,更是对新医一附院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的认可。它激励着医务人员继续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勇攀医学高峰,用精湛的医术和仁心,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与希望。科室简介
    神经外科一病区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全国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河南省卒中学会内镜治疗脑出血培训基地、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全科共有医务人员80余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1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有7个亚专业组(脊柱脊髓组、脑血管病组、脑肿瘤组、功能神经外科组、内镜专业组、颅脑创伤组、神经介入组)。主要收治脊柱脊髓病(脊髓肿瘤、椎间盘突出、脊柱外伤、椎管狭窄、脊髓栓系综合征)、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各种颅内肿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帕金森病、颅脑损伤等患者。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