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 玲 通讯员 王师一楠
380克,还没有一瓶矿泉水重,却是一个小生命的全部重量。 近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护团队90余天的精心救治下,出生胎龄仅24周、体重仅380克的点点(化名),目前已基本脱离氧气支持,能够自主进食,并成为河南省成功救治的体重最低的早产儿。 7月31日晚,胎龄仅24周的点点提前出生,出生时体重仅有380克,属于生存极限儿。 在患儿家长坚定意愿的支持下,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NICU医护团队依托科室20余年早产儿救治的技术积累,迅速确定并实施了精准救治方案。 据该院新生儿科病区主任王凯介绍,医院NICU医护团队先后顺利完成了脐动脉、脐静脉置管,呼吸支持、感染防控、心脏动脉导管管理等关键治疗。同时,为了预防颅内出血,减少或避免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医护团队应用床边功能超声等新技术,在及时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做减法”,在生命早期减少对点点的刺激,让她在一个更安静、更舒适的环境中,平稳度过生命中最危险的前14天。 为了更精细地护理、降低点点的感染风险,科室成立了4人护理小组,专门负责点点的护理工作,使其顺利度过了感染高发阶段。为了促进点点的体重增长,必须建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营养通道,这对护理人员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床旁超声的引导下,凭借多年穿刺技术积累,在点点生后12天,护士为其一次性穿刺成功,为后续体重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点点生后第7周拔除了气管插管,第8周体重达到了1000克。为了表彰点点的努力,科室的“临时父母们”为她颁发了人生的第一个奖状。如今,点点已出生90余天,体重达到了1800克,基本脱离氧气,能够自主进食,成了一个活泼爱闹的小家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