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须 通讯员 宋 欢
“救命啊!谁来帮帮我们?” “我是护士,我来帮你!” 2017年2月10日19时20分左右,在巩义市宋陵公园北门附近的草坪上,二三十人在围观一名昏倒在地的中年男子,患者家属正在旁边呼救。这时,正在打电话的巩义市中医院护士马米佳听见后,护士的职业精神促使她立即挂断电话,跑步上前,抢救患者。 24岁的马米佳是该院ICU(重症监护室)的一名护士。当天傍晚,马米佳和朋友刚吃过晚饭在公园里散步。因临近元宵佳节,她就给妈妈打电话问候。正在这时,她突然听见有人在呼救,抬头一看,前方草坪上围着一群人。她迅速跑上前去,发现一名中年男子躺在草坪上,已处于昏迷状态,呼之不应,头上有一处擦伤,一旁的家属正在呼救。 马米佳立即跪地,观察男子的具体情况,一边抢救一边告知男子家属自己是巩义市中医院的护士,患者情况十分危急,需要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她用双手不停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请围观群众通知医院急诊科。按压将近10分钟后,马米佳继续观察,此时,患者的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直径约5毫米,右侧瞳孔直径约6毫米,对光反应约5毫米,对光反应均消失,继续实施心肺复苏。 很快,该院急诊科资深急救医师张保国、护士刘燕到达现场,马米佳和他们一起将男子抬到救护车上,医师张保国在车上继续为男子做心肺复苏。到达医院后,医务人员马上把患者转移到抢救室继续急救,心脏按压、电除颤,并紧急通知手术室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这时,该院总值班医务科副科长郭晓燕和妇产科护士长尚丽平刚好查房到这里,得知该患者的情况后,立即加入了抢救行列…… “作为医务工作者,救人是本能。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依然会挺身而出。”马米佳说。 近年来,该院始终将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培养一支文化素质高、职业道德好、专业技术精的队伍。该院每周坚持进行业务学习,每月进行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论考试,从中使大家的思维方式、文明礼貌、风度气质等方面在潜移默化中都得到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