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蛔虫病的预防和治疗 |
|
【诊断要点】 1.有饮食不洁或饮食不节史,并且素体较弱。 2.时有脐周腹痛,时作时止,时轻时重;异食;伴有体瘦,面黄,纳少,咬牙,夜寐不安;面及眼有“虫斑”;可见便蛔虫,吐蛔虫。 3.大便检查有蛔虫卵。 【中医证型】 腹痛绕脐,时作时止,时轻时重;痛时多喜按,常伴有饮食不佳,嗜食异物,如泥土、纸屑、火柴棍、石灰块等,夜间咬牙,夜寐不安,易烦躁,恶心,呕吐,大便或干或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颜面、指甲内常有白色斑块,眼睛巩膜常有蓝色斑点,肚腹膨胀,青筋暴露。 【治疗方法】 1.汤剂 使君子散加减。使君子10克,苦楝根皮10克,芜荑6克,乌梅10克,川椒3克,胡黄连3克,槟榔6克,大黄3克,山楂10克,甘草6克。 2.中成药 乌梅丸、追虫丸。对于脾胃虚弱不宜攻下的患者,可选用肥儿丸。 3.单验方 将使君子炒到焦黄色,嚼服,每次三五粒,每日两三次,连服3天。 取使君子与大黄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1~3克,每日两三次,连服3天。 取苦楝根皮6克,煎水服。 【注意事项】 1.蛔虫好钻孔,若钻入胆道,则形成胆道蛔虫病,患者腹痛剧烈,甚至出现昏厥;若钻入阑尾,则形成阑尾炎;若钻入肝内,则形成肝脓肿。蛔虫好聚集成团,易形成肠梗阻,患者腹痛剧烈,恶心呕吐,重者需要手术治疗。对于蛔虫腹痛较剧烈者,可即刻使其服用食醋三五十毫升,能暂时起到安定蛔虫、缓解疼痛的作用,然后马上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2.平时饮食要讲究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干净的食物,饮用开水,提倡吃熟食,防止病从口入。 (摘自《乡村中医实用技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