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述明 通讯员 李亚辉
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神圣的。尽管有些生命初到人世就饱受疾病的痛苦,但他们仍坚强地走向未来,开启人生的征途。近日,濮阳县人民医院多学科联手,成功抢救双胞胎输血综合征患儿。 孕妇韦某,40岁,在濮阳县人民医院做产检时发现是双胎。因孕妇高龄且双胎(单绒双羊),所以发生妊娠期双胎输血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母婴并发症的风险会相应增加。医生建议韦某孕期增加产检次数,定期观察孕妇及胎儿情况,韦某很配合。孕26周时行糖耐量检查,医生发现韦某血糖高,给予合理饮食指导、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定期检测血糖,同时严密检测母婴情况。孕35周时住院,韦某高龄并发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低蛋白血症,连续胎心监测发现胎儿反应不佳。韦某入院后,医生给予解痉降压、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吸氧、促胎肺成熟等处理后,考虑韦某目前的情况,需要立即终止妊娠。与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后,医生于1月6日对韦某实施了剖宫产手术。 术中,大宝(姐姐)出生时全身皮肤发红呈醉酒貌,并发紫;不到一分钟的间隔,小宝(妹妹)也来到人世间,但是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全身皮肤黏膜苍白,重度水肿如蜡像。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意识到孩子处境危险,情况十分危急,遂邀请儿科专家顾瑞霞、翟粉竹等综合会诊,制定治疗方案,并立即通知NICU(儿科重症监护室)预热暖箱,做好抢救准备。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助产士以最快的速度将患儿抱入NICU。护士马静娜、陆丽、靳玉姣立即采血、送检,测血糖,测血气,建立静脉通道,纠酸补液等,各项抢救工作有条不紊。检验结果显示,小宝重度贫血,血色素只有42克/升,有生命危险,需尽快输血。医务人员立即联系输血科,做好供血工作。输血科主任郑正彪组织人员进行采血交叉配血,满足输血需求。大家分工明确,积极投入抢救工作。大宝在母体内患有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需要换血、纠正低血糖、纠酸治疗等。 经过近4小时的努力抢救,两姐妹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随后,宝宝们被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大家才舒了一口气。虽然错过午饭时间,但是看到宝宝们转危为安,大家内心充满欣慰。 在半个月的治疗时间里,小宝共输了3次血,大宝置换了4次血。大家多次讨论宝宝们的治疗方案,最终使得宝宝们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等各项指标逐渐正常。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悉心护理,各科室的鼎力相助,最终,宝宝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病魔,已于近日康复出院。 医务人员提醒,双胎输血综合征是双胎妊娠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围产儿死亡率极高,未经治疗的死亡率为70%~100%,在临床上极为罕见。一次次围产期的保健和干预,一幕幕倾心的付出和奉献,是此次抢救成功的关键。这次紧急救治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濮阳县人民医院各科室之间默契的配合,更是体现了医务人员无私的奉献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医务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高效应变能力及急诊抢救能力。作为全县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濮阳县人民医院在今后的工作中定将不负重托,把责任扛在肩上,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自身建设,为孕产妇和新生儿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