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人才 抓监管,办好中医诊所 □赵建新
《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对中医人来说,无疑释放了一个“好信号”,中医人开办中医诊所的热情将会越来越高。它的最大亮点就是,中医诊所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无须经过行政许可环节,开办中医诊所只需要到主管部门备案,就可以开展执业活动。 中医治病是从整体上来诊断治疗疾病的。人们看中医,是找真正有医术、有能力的人,就算中医诊所一个挨着一个,也不影响广大群众的选择。对中医诊所进行备案管理,可以让掌握一技之长却没有接受过学历教育的中医人有机会给广大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人才储备是关键 中医发展的基础是人才,人才储备是中医诊所遍地开花的关键。 只要留意一下,您就会发现一些中医在诊病时不能为患者仔细切脉,诊治疾病依赖仪器、依赖化验检查的现象客观存在,长此以往,中医就从“手艺人”变成了“机器人”。中医强调辨证施治,用“望、闻、问、切”的方法,采集患者的疾病症状,进而分析、辨别疾病。然而,目前机器还无法完全代替人完成中医诊疗过程。 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医药事业,各地相关部门应把中医药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列为每年继续教育项目,常抓不懈,从而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并定期举办中医药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系列竞赛,以激发更多中医勤学苦练的激情。各地各级医院、中医诊所、中药企业要从日常工作做起,不断强化中医人的诊疗基本功,规范操作,多一些“师徒结对”和手把手教学,做到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加中医人才储备。 加强监管是保障 当然,要让《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顺利实施,核心问题是加强监管。据了解,现有的中医诊所良莠不齐。有的中医诊所环境优良,规范经营,坐诊的中医的医术高、医德好,价格合理,群众满意度高;有的中医诊所在硬件设施、中医诊疗人员素质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无序竞争,不在“优质服务、价格低廉”上下功夫、想办法,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甚至借机销售低劣的药品、中药饮片、保健品等。 为此,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在如何对中医诊所强化监管工作,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中医诊所自我管理及监督管理制度。比如成立中医诊所行业协会,并定期组织他们开展中医诊疗业务及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参观交流等活动。同时,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相关部门要设立中医诊所违规举报电话,并加大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取消中医诊所备案资格。 另外,相关部门可定期召集辖社区所有中医诊所负责人开会,并实行听证制度,让社区居民代表参加会议,倾听群众的呼声,让大家来谈谈今后诊所该怎样执业?该怎样让群众满意?进而不断提高中医诊所的声望和市场占有率。 (作者供职于济源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