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仁爱坚守自己的事业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穆宝华 文/图
牛长斌在查房中
当您走进偃师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您就会发现这里的工作井然有序,医生和护理人员对待患者热情周到。谈起科主任牛长斌,患者更是赞不绝口。 牛长斌现任偃师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主任,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科分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他对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疑难病、急危重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他每年接诊患者达6000人次,抢救急危重症患者100余人次,治愈好转率达到98%以上。 每天6时30分,牛长斌准时赶到病房,他要在8时开晨会之前,把病区内的新住院患者、危重患者全部查看一遍,并把他们的病情记录下来,在晨会上进行具体分析、指导,并安排一天的工作,这可是牛长斌一天之中最轻松的工作时段。 晨会后,是牛长斌最忙碌的时候。他不仅要诊治门诊患者,协助值班人员接收新的住院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还要做各种各样的介入手术,经常会忙到第二天凌晨才能休息。 有一次,牛长斌得了“左侧突发性耳聋”,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每天很早来到医院,一边输液治疗,一边安排科室工作,在自己接受治疗的间隙,对门诊患者进行诊治。输液结束后,他再到病房查看住院患者。其间,他会挤出时间接受高压氧治疗。就这样,在生病的20多天里,牛长斌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坚持工作,科室的工作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心血管疾病发病急、变化快,为了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牛长斌经常吃、住在办公室,常常忙得顾不上回家。一天凌晨,牛长斌接诊一位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当时其他医生、患者家属都觉得患者生还的可能性不大,但牛长斌坚持不放弃。他持续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1小时,持续静脉用药,连续观察病情48小时,患者终于被抢救过来了。然而,牛长斌却累得瘫坐在椅子上。患者家属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就送给他一个“红包”,他实在推辞不掉,就把钱交在了患者的住院账户上。 “以人为本”“患者至上”,这是牛长斌始终坚持的工作理念。在临床工作中,他坚持做到多问一句让患者舒心,多解释一句让患者放心,多安慰一句让患者消除担心,多关照一句让患者充满信心,全心全意当好患者的健康卫士。为了把医疗服务送到千家万户,牛长斌还带领科室人员走上街头、深入乡村,开展义诊活动达30余次。 参加工作20多年来,牛长斌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探索并推广新技术、新项目,先后撰写医学论文14篇,出版医学专著3部,并带教实习、进修医师500余人,其开展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填补了当地空白。他本人也多次荣获洛阳市优质服务标兵、卫生系统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没有一颗仁爱之心,就无法胜任医生这份神圣的职业。”牛长斌微笑着说,他就是这样坚守着自己深爱的医疗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