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七版:诊治参考
 上一版    下一版  
住院患者营养不良临川营养师给您几条建议
三方合用,治疗“化疗后诸证”
补气益血也能养出好容颜
如何通过运动控制情绪?
康海国医脑卒中及疼痛专科技术培训走进河南
1
11 1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住院患者营养不良临川营养师给您几条建议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营养医学中心 王少光

    住院患者营养不良较为常见。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病率为20%~50%。在亚洲医院中,外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病率达56%,胃肠肿瘤科住院患者发病率达48%。
    营养不良可能是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的缺乏或过量。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通常是指蛋白质或能量营养不足,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血清白蛋白降低和机体消瘦。

问题一:住院静养,为何还会营养不良?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慢性消耗。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合并感染、慢性心力衰竭常反复发作,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患者入院时已营养不良。    二、营养物质不正常丢失。如患者存在肠瘘、开放性创伤、慢性失血、肾病综合征、溃疡渗出、呕吐、腹泻等情况。

    三、高代谢。由于患者存在发热、创伤、严重的感染、大手术、骨折或恶性肿瘤、甲亢(高代谢症状缓解前)等情况,其消耗比正常人多。

    四、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或化疗、放疗带来的副反应,常使患者产生厌食、恶心、呕吐、进食明显减少等情况。    五、手术。某些消化系统疾病或手术,使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受损。如短肠综合征(切除小肠大部分后所致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胃肠造瘘、慢性胰腺炎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腹泻。问题二:营养不良的患者有哪些风险?

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比未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营养不良的患者压疮风险可增加4倍,外科手术感染风险可增加2倍,导管相关感染风险可增加5倍。

    二、营养不良会显著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花费。

    三、营养不良的外科患者,临床发病率增加,伤口愈合缓慢,感染风险增加,死亡率增加。

问题三:补充营养时存在哪些误区?

误区一:喝鸡汤

    鸡汤一直被视为滋补佳品。很多人认为,一只鸡炖上几个小时,营养物质都融入汤里了。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鸡汤之所以鲜美,主要是经过长时间的炖煮,脂肪酸被乳化,少量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与钠离子(盐)巧妙地融合,由此触动了我们的味觉,让人欲罢不能。其实,鸡汤中95%以上的成分是水,蛋白质的含量不足2%,而鸡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在18%以上。所以说,吃肉比喝汤有营养。

误区二:只要补充蛋白粉就可以了

 

    在营养学上,将蛋白粉制剂归于“组件”制剂。这就是说它只是组成部分,不承担补充全部营养的责任。
    在补充蛋白粉方面,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是所有住院患者都适合补充蛋白粉。
    胰腺炎、肝肾疾病、过敏性疾病等患者补充蛋白粉要慎重。
    除了上述疾病外,患者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值时,可让其补充蛋白粉。
    另外,对于烧伤、创伤、手术、放化疗引起的机体蛋白消耗增加,也可以让患者补充适量蛋白粉。
    二、动物蛋白更好。
    市售的蛋白粉主要是植物蛋白(大豆蛋白)粉和动物蛋白(乳清蛋白)粉。乳清蛋白粉的生物效价更高,消化利用率更高一些,且含有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患者或者消化功能弱的群体最好选用乳清蛋白粉。
    三、蛋白质含量在70%以上效果才好。
    很多患者每天都在补蛋白粉,但效果不怎么好。如果把含20%~30%高蛋白质型全营养粉,当成纯蛋白粉来用,确实很难补上来。建议补充食用蛋白质含量在70%以上的蛋白粉。

问题四:出现营养不良应该怎么补?

    一、多让患者食用瘦肉、蛋类以及奶制品。
    每餐饮食中尽量含有一种或多种高蛋白食物,如动物肝脏、蛋类、鱼肉、虾肉、瘦肉类、奶类及其制品。那么每天吃多少呢?
    建议:瘦肉类150克、鱼类50克、鸡蛋80克、牛乳500毫升。如果患者还出现贫血的话,再让其增加维生素C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猕猴桃、西红柿等。
    二、选择蛋白粉补充剂。
    肠内营养补充剂的优点在于,一般都明确标明含量,而且吃着方便,蛋白质含量高于食物。关于蛋白粉,推荐使用乳清蛋白粉,其富含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吸收利用率高。
    三、输复方氨基酸或人血白蛋白。
    复方氨基酸和人血白蛋白是静脉输注,能快速增加血清白蛋白含量。但是必须要明确的是,静脉输注白蛋白是有临床指征的,一般白蛋白值低于25才被允许使用。
    四、精准营养治疗。
    除了进行营养补充外,现代的营养不良的治疗应该实施靶向营养治疗或精准营养治疗或代谢营养治疗,注重患者的炎症调控、免疫调节及代谢调节等。
    在该条件下,使用免疫营养素大有裨益。通过选择不同免疫营养素,如ω-3脂肪酸、精氨酸、谷氨酰胺、抗氧化剂、水解蛋白、益生菌等,可以改善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提高肠道耐受性。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