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述明 通讯员 李亚辉
经过层层选拔,濮阳县人民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常南军,被选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吾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援疆。 初到新疆,常南军面临诸多挑战。其一是水土不服:空气干燥,即使待在屋里他都感到呼吸困难,嗓子干痛;随即出现口唇干裂、皮肤脱皮、流鼻血等。其二是天气寒冷,零下20多摄氏度,伊吾河成了冰河,枯萎的植物上结满了冰。对此严寒,他很不适应。 由于当地交通不便利,一些急危重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 一天晚上,天上下着雪,伊吾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来了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面色惨白,大汗淋漓,自述心前区剧烈疼痛;病情危重,急需溶栓治疗。但是由于医院没有溶栓药物,患者需要被紧急转诊到哈密市区。常南军主动承担了护送患者的艰巨任务。在路上,风雪越来越大,救护车几次差点儿翻进路旁的山崖下面。历时5个多小时,他们终于把患者安全护送到了哈密市区。 时差、语言不通,也是常南军面临的问题。尽管如此,他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他克服了种种困难,适应了工作环境,积极投身于工作一线。 常南军秉承团结合作的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深入病房,为当地群众开展高质量的临床医疗服务。由于地处边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相对落后,过去,当地群众常常到数百公里以外的市区医院寻求较好的医疗服务。河南医生到来后,群众在当地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诊治。 这期间,常南军积极开展培训,传授专业技能,组织疑难病案讨论;规范危重患者诊治及抢救流程,提升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定期安排年轻医师联系本专业的专题讲座,针对疑难病例进行点评,提升年轻医师的业务能力。 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常南军也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磨炼了意志,还结交了朋友。他们的援疆团队像一个大家庭,处处体现着温馨,事事体现着关怀。万里之外,常南军有了“第二个故乡”。 常南军把新疆当成第二个故乡,与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谱写了民族团结的新篇章,赢得了信任和尊重,得到伊吾县人民政府的肯定,先后获得“优秀援疆干部”“荣誉县民”等荣誉。在濮阳县人民医院2017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会上,常南军获得援疆特殊贡献奖,医院为他颁发了奖金10000元和荣誉证书。 物转星移,时光飞逝。虽然结束了6个月的援疆之旅,但常南军对新疆省伊吾县人民医院的情怀永驻心间。他表示,今后他会时刻关注伊吾县人民医院的发展,继续与该院科室医生加强沟通和业务联系,尽个人所能促进内科医学快速科学发展,为边疆各族人民健康服务,为边疆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