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医药古籍文献绽放更大光芒 本报记者 索晓灿
受访: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科教处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行业的特点之一。经过炮制的中药饮片能增效减毒,并能产生新药,可解决“患者个体无限、中药品种有限”的问题。但是,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却出现“老的越来越少,学的人也越来越少”的问题。 为了提升中药炮制传承与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中药炮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药炮制传承基地建设列为专项。2015年9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全省唯一被批准的首批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单位,抢救中药传统炮制技术,该院主任药师陈天朝成为其主要负责人。搜集资料和总结经验、搭建人才梯队、转化研究成果等,都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中药炮制传统技术,让中医在“调兵遣将”时更加得心应手,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 像上面这样对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的做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中医药法》明确,国家采取措施,支持对中医药古籍文献、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以及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 中医药古籍文献是中医药学术与理论的重要载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中医药学数千年来积累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此外,国家鼓励大家捐献有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诊疗方法和技术,让它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并免于失传。
《中医药法》第三十九条 国家采取措施支持对中医药古籍文献、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以及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 国家鼓励组织和个人捐献有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诊疗方法和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