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让中医药古籍文献绽放更大光芒
要努力提升全民中医药素养
新郑市人民医院人民路院区召开医疗质量提升年暨二级甲等复审动员会
口腔疾病的治疗独具特色
1
11 1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要努力提升全民中医药素养
 

要努力提升全民中医药素养
本报记者 李 季

    “六味地黄丸”被马章林(化名)就着一口水送入嘴中。他说:“这段时间,我感觉腰部酸痛,听说吃这药能治病,就买一些吃一吃。”记者看到马章林办公桌的抽屉里放了十几盒“六味地黄丸”。“这是中药,长期吃没有副作用。”马章林说。
    开封市第二中医院院长王永刚说:“我认识不少人,只要感觉腰膝酸痛,不看医生就服用六味地黄丸。中医讲究阴阳调和,用药不能一概而论。”从中可以看出,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比较少,甚至有一些混乱。在未经中医师诊断、辨证的前提下,自行服药,极易出错。同时,这表明相关部门应向群众大力普及中医药科普知识。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崔巍认为,提高全民中医药健康素养,要让群众具备基本的中医药常识。面对实际情况,中医药从业者应积极传播和推广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开封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齐洪喜告诉记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群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养生专家备受青睐,一些养生理论被群众推广。中医药养生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利,以“中医药”为幌子发布虚假医药广告和保健谣言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充分表明向广大群众普及中医药知识的重要性,
    群众的中医保健知识总体水平低,有些人难以鉴别中药的优劣真伪,从而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虚假医药广告和传言以“中医药”为幌子,一方面影响群众对正规医疗干预措施的依从性,导致整体卫生保健水平下降,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扰乱了正规的中医药保健市场,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的弘扬形成了障碍,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据记者了解,2016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弘扬中医药健康文化,制定了实现“2020年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10%”的目标。2017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提出到2020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普及,人民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有较大提升,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
    这些政策体现了政府对健康素养的高度重视。有关数据显示,中医药科技普及率达到84.02%,这提示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理论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为8.55%,这提示在科普率较高的基础上,科普效果不太理想。
    如何破解这一问题?齐洪喜认为,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健康素养的政策文件,强化提升中医药健康素养的具体措施。在中医药领域应促进健康与教育接轨,制定中医药健康促进与教育的相关规划。其次,要发挥中医药医教研机构和正规中医临床人员的作用,建立中医药科普专业化队伍。再次,利用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医教研优势,推动中医药科普专业化,将中医药科普工作列入医院考核、学科评估等工作中,激励以上机构发挥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的优势,促进中医师发挥特长。最后,建立多种媒体宣传中医药健康素养知识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对保健养生等广告的监管和审批制度,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