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冬冬
从近年来全省卫生计生部门查处的案件中可以看出,非法医疗美容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非法医疗美容机构擅自进行“除皱针”“美白针”注射和“超声刀”、激光美容等多种项目;“游医”到各地租用宾馆等,擅自开展“双眼皮”手术等美容项目;专门从事医疗美容的非法医疗诊所藏匿于写字楼、家属楼中,通过微信等媒介招揽客户;个别有证的医疗美容诊所聘用不具备医疗美容行医资格的人员从事医疗美容。 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辨别非法医疗美容机构呢?郑州市卫生计生监督局副局长单志民教给大家4招,帮助大家识别非法医疗美容机构。 首先,消费者要区分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的概念,这是最关键的。单志民表示,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最直观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创伤性和侵入性。需要做手术的美容项目,一定是医疗美容;需要注射的美容项目,也是医疗美容,这些都是具有创伤性和侵入性的。另外,通过“超声刀”、激光、强脉冲光等来除皱、消除皮肤松弛、脱毛、祛斑等,也属于医疗美容,因为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 据单志民介绍,合法的医疗美容机构与非法医疗美容机构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是否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合法的医疗美容机构应具备相应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将其悬挂在大厅显著位置。如果消费者无法辨别《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真假,可以向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进行咨询。 单志民表示,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合法医疗美容机构不一定能够做医疗美容项目。只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且诊疗科目栏中有“医疗美容科”或“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美容中医科”等项目的合法医疗美容机构才能开展医疗美容。 单志民说,消费者在做医疗美容前,一定要仔细查看为其提供医疗美容的主诊医师的专业备案信息。因为一名医疗美容主诊医师需要经过5年的医学教育、医疗美容专业培训和具备6年以上的相关从业经历,才可以成为美容外科主诊医师,才具备独立开展医疗美容的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