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宁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中医称阳痿,指阴茎痿弱不举,临房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从而不能持续达到或维持进行满意性交的勃起。其原因主要有3类,一、心理因素,如不良性经历、惊恐、压力、抑郁;二、器质因素,如动脉硬化、静脉闭合障碍、中枢神经疾病及神经损伤、内分泌紊乱;三、其他外伤等。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病例:李某,男,32岁,诉说阳事不举,性欲减退,阴囊潮湿,尿频尿急,小便不畅,淋漓不尽,会阴部坠胀疼痛伴口苦纳差两年,曾服中西药(具体不详)多次治疗,症状仍未改善。 既往史及个人史:平素体健,爱抽烟喝酒,经常熬夜、睡眠差。患者27岁结婚,爱人体健,婚后性生活正常,婚后生育一名健康女婴。 查体:体温36.8摄氏度,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舌淡苔黄腻,脉濡数。患者偏胖,全身皮肤黏膜未见明显黄染及出血点,结膜浅表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每分钟86次,心律齐,无杂音。腹部平坦,无压痛、叩击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初步诊断: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中医辨证:阳痿(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克,黄芩15克,栀子12克,柴胡12克,木通12克,车前子15克,泽泻18克,当归12克,生地15克,虎杖18克,川牛膝15克,赤芍15克,荔枝核15克,小茴香10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每天1剂,共12剂,水煎,每天分两次服用。并嘱咐戒烟酒,多饮水,不熬夜。 二诊:服药后性欲有所增强,阴囊潮湿、尿频尿急消失,小便正常。仍举而不坚,梦中阳举,举而遗精,寐则盗汗,五心烦热,腰酸身困,舌红,少苔,脉细数。患者湿热下注日久耗伤阴精,而致虚火妄动、肝肾阴虚,治宜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和大补阴丸加减。龟甲18克,熟地25克,山茱萸18克,山药15克,知母12克,黄柏15克,丹皮12克,泽泻15克,茯苓12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每天1剂,共15剂,水煎,每天分两次服用。嘱咐患者清淡饮食,注意睡眠。 三诊:一个月后随访,患者性欲增强,勃起次数增加,硬度能够维持,治疗后达到满意的性生活。 总结:从本病例的临床特点可以看出,该患者工作压力大、烟酒过度、饮食不调,过食肥甘之物,生湿蕴热,阳事不兴,阴囊湿痒,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濡数,故该病辨证为湿热下注。对于此例阳痿的治疗,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兼证加减,清热利湿、滋阴降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疏肝清热泻火;木通、车前子、泽泻清热利湿;当归、生地养阴活血凉血,与清热泻火药物配伍,泻中有补,使泻火药不致伤阴。会阴部坠胀疼痛,小便不畅,淋漓不尽,加虎杖、川牛膝、赤芍活血化瘀,加荔枝核、小茴香疏肝行气。 二诊时,患者湿热已祛虚火妄动、肝肾阴伤,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丸和大补阴丸加减。 药方中龟甲性味甘、咸,性寒,善补精血,又有潜阳之功效;熟地、山茱萸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药健脾补虚,四药合用不仅滋阴补肾、养肝补脾,而且大补真阴,壮水制火以培其本;知母、黄柏、丹皮滋阴清虚火;黄柏、泽泻、茯苓清热祛湿。诸药合用火降阴复,标本兼顾。 (作者供职于南阳市天伦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