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七版:诊治参考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治疗痒疹医案两则
实用验方
辨证巧治眩晕
治愈双相情感障碍,她用了17年时间
寻医问药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主任吕先萍:父母什么血型最易生出溶血病宝宝?
1
11 1 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辨证巧治眩晕
 

□杜朋毅

    马某,男,59岁,诉说眩晕4年余,非常影响生活。来笔者处就诊前,他曾被诊断为脑供血不足,多次输液治疗均无效果。
    诊见:患者偏瘦,面色暗黑,舌体胖大,质淡红,苔白滑,口不渴,饮食欠佳,大便两三天1次,便头稍干,越往后越稀,感觉喉间有痰,眩晕时有旋转感,怕冷不明显,脉弦滑。
    诊断:中阳不足,痰湿阻窍。
    药方:半夏12克,白术15克,陈皮1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桂枝15克,炙草10克。
    用法:共5剂,水煎。每天服用1剂。姜枣为引。
    患者3天后复诊,痊愈。
    按:此患者偏瘦,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白滑,此乃中阳不足,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滞为痰为饮,随气升降,停于胸胁,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治当温阳化饮,健脾利湿。药方中茯苓既利湿化饮,又健脾助运,且善平饮邪之上逆,故重用为君,又加泽泻助茯苓一臂之力。臣以桂枝温阳化气,平冲降逆。茯苓与桂枝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佐以白术健脾燥湿,天麻平肝熄风而止眩晕。半夏擅长燥湿化痰且能降逆止呕,陈皮理气化痰,均为佐药,以甘草和中而调和诸药。水煎加姜枣以调和脾胃,生姜兼治半夏之毒。诸药合用,风熄痰消,眩晕自愈。
     (作者供职于邓州市张村镇杜庄村卫生室)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