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五版:基层卫生
 上一版    下一版  
平舆县医养护防“四位一体”助力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精准脱贫
焦作市中站区卫生计生委创新便民服务机制
邓州市中心医院不断提升医疗管理水平
漯河市郾城区卫生计生委转作风提效能争一流见行动
灵宝市焦村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来到焦村镇敬老院,为老人们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周口市儿童医院)开展了一次以“关爱儿童、身高促进、防止意外事故及家庭急救”为主题的知识讲座
扶贫路上偶遇车祸现场倾力救助彰显为民本色
巩义市卫生计生委开展儿童健康体检活动
1
11 1 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平舆县医养护防“四位一体”助力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精准脱贫
     本报讯 (记者丁宏伟  通讯员王现超)平舆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人口101万,贫困人员共计33686人,其中一二级重度贫困残疾人有4510人,占13.39%。为了破解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脱贫难题,平舆县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打造“互联网+分级诊疗+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平台,医、养、护、防“四位一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推行分级诊疗,在“医”上谋创新
    一是搭建平台。平舆县采取政府与企业合作方式,投入4500多万元,引进上海华和得易有限公司,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支点、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服务平台,通过远程诊疗、手机即时服务、电子诊疗卡全程记录,实现医疗服务互联共享,把医疗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村卫生室,延伸到残疾贫困患者的病床前,解决了贫困残疾人看病不方便的问题。同时,平舆县人民医院等4家县级医院加入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省、市多家医院医联体,使残疾贫困群众不出县就能享受到省、市两级医院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全县贫困残疾患者借助平台实现就医4682人次。二是签约服务。平舆县对全县因残致贫、返贫和重度残疾群众进行逐人体检,建立纸质台账和电子档案,发放精准扶贫电子卡;对7921名贫困残疾人签订“1+3”服务,让每位贫困残疾人员均拥有由县、乡两级3名医生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三是定期巡诊。平舆县组建的健康扶贫服务团队,定期深入残疾贫困患者的病房和家中进行巡诊;投入221万元,为县、乡两级巡诊医生购置了71辆巡诊车,为县级医生配备了10台便携式彩超和10台心电图机,为村级医生配备了电动车、便携式药箱,并定期对巡诊医生进行奖补。
实施医养结合,在“养”上出实招
    一是完善相关设施。平舆县实施乡镇卫生院与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联建联管,投资1310万元,在平舆县人民医院设立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管理中心,并辐射周边乡镇,实现全县集中托养全覆盖。二是做好保障。该县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康复室、医务室、食堂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陪护人员、厨师等,主要保障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的衣、食、住、医。三是创新方式。该县医疗机构与“互联网+分级诊疗”服务平台有机结合,医生通过网络实现远程查房,实时掌握重度残疾人的病情,并进行在线指导康复理疗,形成“医养结合、实时陪护、网络查房”的集中托养模式,实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幸福一家人”的目标。经过排查,全县符合条件且有入住意愿的共有212人,已集中托养98人,预计8月底前可全部安置到位。
做实精细服务,在“护”上下真功
    一是实行专业化护理。平舆县为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管理中心配备医务人员,并定期对陪护人员进行护理知识培训,以便更好地为重度残疾人提供专业化护理服务。二是实行个性化康复。该县依托乡镇卫生院康复室、村(社区)医疗室康复点,对全县有康复需求的贫困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制定个人康复计划,运用中医针灸、电疗等方式,进行“个性化”康复理疗。全县已有226名残疾贫困人员接受“个性化”精准康复服务。三是实行“一拖二”陪护。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管理中心的每间病房均安排1名陪护人员专门负责,护理两名重度残疾人。招聘陪护人员时,优先吸纳经过培训的贫困户。该县高杨店镇贫困户柳文理,因脑出血后遗症造成一级残疾,妻子王永翠常年在家护理,入住托养管理中心后,食宿全免,且有专业医生为其做康复治疗,其妻在托养管理中心做护工,每月收入2000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
把关口前移,在“防”上做文章
    一是加强健康教育。平舆县利用世界无烟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等节日,开展健康“六进”主题活动612次;通过县、乡、村新时代脱贫攻坚讲习所等平台,每月举办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居民健康和预防高血压病、脑中风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受众达40多万人次;全面推行“双处方”制度,医生在坐诊和巡诊过程中,为重度残疾患者开诊疗处方的同时,加开“健康处方”,提供健康教育、咨询指导等服务。二是做好疾病预防。该县认真开展慢性病预防工作,在该县人民医院设立脑卒中防治中心,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提前干预治疗,开展筛查600余例,救治130余人;积极开展“两筛”工作,投入配套资金205万元,组织该县妇幼保健院等6家县级医院同步开展“两筛(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阻断因残致贫的代际传播;开展“两病”筛查5354例,听力筛查5252例,超声筛查2666例,血清标本采集2407例。三是强化基础保障。该县完善县、乡健康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统筹建设246个文化广场、健康教育主题公园等,配置健身器材600余套,建设慢步道2万多米等,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