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新野县人民医院三级质控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
|
本报讯 (记者方 圆 通讯员张学芳 杜志先)近年来,新野县人民医院高度重视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工作,成立了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小组,并逐步建立“以多学科专业协作管理为主”,通过行政管控、感控参与、三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三级质控。 一级质控。该院各科室结合本科特点,制定符合本科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一级质控,主要包括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性抗菌药物的选择、联合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病原学送检率、检出致病菌、药品不良反应等内容。各科室成员分工明确,依据自己科室特点,参考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小组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一级质控模板,制定本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质量自测自评,主要涵盖二级质控内容,并且把指标细化到每一位医师身上,并每月进行一次自测自评,以表格的形式在科室内部进行公示。 二级质控。由该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小组组织、协调临床药学室、医院感染科、微生物室,每年对临床科室进行两次相关培训,每月组织两次联合业务查房,对各临床科室一级质控情况进行抽查;以病历为依据,对药学一级质控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病程记录及抗菌药物特点等内容,评估临床抗菌药物品种遴选、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频次、疗程、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是否合理;对不符合规定或者弄虚作假等情况,依据指标考核百分制,每发现1例扣除0.1分。 三级质控。由该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小组组织药剂科、医务科、质控办、审计科,对临床科室进行三级质控,并对各临床科室的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及病原学送检率等进行量化,并依据量化指标进行绩效奖金核算。 据了解,新野县人民医院通过持续进行临床抗菌药物三级质控,有力促进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