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套 大作用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路书斋 张 彦 文/图
静脉留置针避光手套
洛阳市中心医院护理人员从临床工作中的“小瑕疵”产生了灵感,经过多次查阅静脉给药的相关资料,积极寻找避光辅助材料等,最终研制出静脉留置针避光手套,并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护士时常遇到一些难题,比如硝普钠、水溶性维生素、甲钴胺等见光易分解、变性的药物,如果不及时采取避光措施,会影响药物疗效。然而,在临床上,使用避光药物时可用避光输液器、避光注射器、避光延长管等,但是没有避光留置针。这些药物在进入静脉的最后一关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延长患者治疗的时间,进而增强增加住院费用。 同时,有一些化疗药物由于化学结构的特殊性,在光线照射下容易发生分解、聚合等反应,甚至产生毒性。现在,在临床上,护士在应用避光药物时,采取的处理方案多种多样,比如用衣服盖着、把手放进被子里、用纸包着等。这不仅不利于医生、护士观察,避光效果还得不到保证。 基于这样的情况,洛阳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护理人员经过长时间思考与多次实践,制作了一种既简单实用又环保美观的避光手套。这种避光手套适用于所有使用避光药物、在手臂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避光手套上有黑色弹力布,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手套透气性良好,既舒适又可起到固定作用;有色透明玻璃膜可供护士观察穿刺部位的具体情况。该手套可分为左手、右手,大号、小号。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套,并且一人、一用、一消毒,可杜绝院内感染。 经过胃肠外科、老年医学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等科室患者100多次试用,避光手套可避免因见光影响药物的疗效,使药物的疗效发挥到最大限度,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进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同时,该院医生团队对护士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了认可,这给护士提供了工作便利,护士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这种护理小发明,让人受益很大。看来,护士多关注工作中的“小瑕疵”,就是护理小发明灵感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