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益和责任助推医院跨越发展 本报记者 常俊伟 冯金灿 通讯员 胡新生 郭明青
“做一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为了做好精准医疗扶贫,我院把走基层这件事连续做了8年,始终心系患者,践行不变的承诺。”谈起医院的发展,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杨继辰说,近年来,以公益和责任为抓手,该院持续开展走进基层专项活动,并大力引进公益基金,援助贫困患者;开通远程会诊中心,实现专家和患者“零距离”等措施,助推医院跨越发展。 走基层心系群众 精准扶贫温暖患者 在去年圆满完成“健康同行·医疗服务走基层”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的新乡市“健康扶贫走基层·医疗专家献爱心”——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专项行活动于近日拉开序幕。 杨继辰说,2011年9月17日,该院医疗专家冒着秋雨,踩着泥泞,带着药品,拉着医疗设备来到了原阳县韩董庄镇草坡村进行义诊,开启了该院走基层的第一站。 2017年4月7日,该院第8次“健康同行·医疗服务走基层”活动启动。此次活动行程5000余公里,走访了38家乡镇卫生院,签订了38份“医联体合作协议”,参与活动的专家有200余人次,为150余名住院患者进行了会诊查房,2000余名村民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同时,该院专家还不远千里深入平均海拔4500米的青海省治多县,克服高原反应等诸多困难,开展帮扶工作,用坚持不懈的敬业精神和精湛的医疗水平为当地群众送去了健康。 据统计,8次走基层活动,该院共出动车辆500多次,派遣义诊专家2000余人次,足迹遍布了新乡市300余个村庄(社区、单位),总行程达2万公里,送药品器械价值10万余元,诊治农民6万余人次,发放防病治病宣传材料1万份,并为偏远山区1万余名农民进行了健康讲座。 “通过持续开展走基层活动,我们为基层群众送去了优质服务,彰显了我们作为公立医院的责任和担当,也助力了分级诊疗和健康中原建设。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创新方式方法,把走基层活动持续开展下去。”杨继辰说。 医患“零距离” 健康扶贫实现新突破 做好健康扶贫工作是公立医疗机构的责任和使命。为了方便疑难危重患者就医,该院积极进行区域医联体建设,于2016年11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结成协作医院,建立远程会诊中心,专家及时进行会诊,在24~48小时内反馈会诊结果,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法。同时,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向下连接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单位,惠及患者。此外,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还建立病理远程会诊中心,与河南省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成为协作医院,逐步实现在病床前同步视频、同步会诊、同步查房等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为了减轻贫困患者的医疗负担,2016年,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刘海鹰医师团队新乡工作站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成立,只要是贫困脊柱病患者都可以通过该院得到免费救助。同时,为了使患者在家门口得到北京专家的诊治,该院经过前期多方筹备和努力,于2016年成立“北京专家新乡特诊中心”,每两周举办一次北京专家坐诊、查房、讲学活动。患者不仅可以在门诊找北京专家看病,住院患者还可以得到北京专家的床边查房和手术。截至目前,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已经举办了12期活动,邀请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阜外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的专家教授前来坐诊,吸引了新乡市乃至周边安阳、济源等地的千余名患者。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我们还积极升级硬件,提高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能力。”杨继辰说,目前,该院投资9012万元筹建的综合病房大楼投入使用。新大楼的建成,使该院拥有尖端的层流手术室、先进的重症监护病房、规范的消毒供应室,进一步提升了该院的综合实力。同时,该院依托烧伤科优势学科,成立新乡市烧伤诊疗中心,在立足新乡、辐射豫北的基础上,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特色品牌学科。 “身为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和社会责任是我们的职责。”杨继辰说,因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以公益和责任为抓手,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与前沿医疗技术同步,助推医院跨越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