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爱心温暖患者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石秀娟 文∕图
工作中的许国琰
“精彩的人生并不是一纸辞藻华丽的宣言,而是一串沉稳的脚步!”这是栾川县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许国琰常说的一句话。身为新乡医学院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她,每天守着几平方米的“小黑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单调、辛苦的检查工作,用一颗医者的爱心演绎了一幕幕动人的故事。 真诚对待患者,用爱心温暖患者 2017年2月,该院儿科一位肺炎住院患者,临床医师听诊时发现患儿的心脏有杂音,怀疑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故申请做心脏彩超检查;心脏彩超需要患儿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而且比一般检查用的时间长。可是,小儿比较敏感,易哭闹,并且对镇静药物不敏感,当天几次检查均未成功,患儿的家长心急如焚。 许国琰得知该患儿的情况后,主动联系患儿家长,询问患儿的作息规律。在得知患儿中午睡觉时间较长、较踏实后,她告知患儿家长上午尽量逗孩子玩耍以减少睡觉时间,中午孩子睡着后及时抱来检查。患儿家长疑惑地问:“医生中午下班了,也可以做检查吗?”她不假思索地说“中午,我一直在科室”,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孩子在13时许被家长抱来了,为了防止孩子被惊醒,她就让家长抱着孩子检查;担心耦合剂太凉,就用热水先温热,轻手轻脚地为孩子做完了检查。看到检查完孩子还在安睡,她和患儿家长都松了口气。最后的检查结果也验证医生的判断,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家长向她表示感谢,并说:“您这么认真、负责,中午不休息为我们的孩子做检查,还这么细心,我们太感谢您了!”没有惊心动魄的抢救,没有感人的壮举,但她真正站到了患儿家长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体贴、同情患者,时刻为患者着想。她先后获得该院“青年技术岗位能手”“医德医风标兵”“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以及“栾川县首届十大名医”等荣誉,得到了患者的信任和赞誉。 活到老、学到老,学医永无止境 我们了解到,为了能给患者更多的帮助,许国琰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不断学习新知识,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工作期间,她先后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修、学习。2004年7月,因工作需要,她在孩子出生不到60天的时候远赴北京学习,面对襁褓中的孩子,面对无法理解的家人,她义无反顾。进修回来后,孩子已经能蹒跚走路、牙牙学语了,但孩子不认得她;当她抱起孩子时,孩子大哭起来,这时,她也流泪了…… 2016年,许国琰参加了新乡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典礼,从一个初始学历为中专的小姑娘到如今拿到硕士研究生学位,当教授为她拨过硕士帽上流苏的那一刻,她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试想,她从繁忙的工作及家务中挤时间,不断加强学习,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当别人劝她:“以后您可以轻松一些,不用那么紧张地学习了。”她果断地回答:“活到老、学到老,学医永无止境。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我必须这样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