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应正确认识三伏贴
显微镜下“移花接木”四根断指成功“复活”
王老栓的“幸福日子”——西华县人民医院救助贫困患者家庭掠影
邵经明注重整体辨证 善用背腧穴
大数据如何碰撞中医药
1
11 1 2018年7月1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大数据如何碰撞中医药
 

大数据如何碰撞中医药
本报记者 李 季

    由开封市中医院牵头组建的开封市中医医疗集团和开封市中医院医疗联盟成立已近一年。12个省89个市、县中医医疗机构在合作共赢的发展中已形成默契,中医远程医疗在联盟中广泛应用。同时,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在了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的案头——中医药大数据的建立、整理及运用。
    开封市中医院院长庞国明颇有感触地说:“为了有效利用中医药大数据资料,一方面,我们需要培养大批能有效利用大数据资源的中医药人才;另一方面,要转变思维模式,符合时代的脉搏,从而把握好中医药已知部分,并且探索中医药未知部分,使中医药变得可理解、可接受、可量化、可实证,让中医药被世人认可。”
    业界人士认为,对大数据战略意义的理解分为以下两点,一是掌握海量有意义的数据资料;二是对这些有意义的数据资料进行专业化处理。那么,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发展呢?

古代中医药学的数据需要研究、重视

    开封市人民医院院长崔巍认为,中医药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中医药大数据势在必行。《黄帝内经》所引用的古文献多达50余种,时至今日,书名与内容并存的仍有29种之多。《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多个方面内容,同时涉及了天文、地理、心理、社会、哲学、历史等多个学科,它标志着中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
    中医方剂学著作《普济方》记载方药达61739首,除收录明代以前各家方书以外,还收集很多其他方面的材料,比如传记等。该书内容包括总论、脏腑身形、伤寒杂病、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等多个学科,编写得十分详细,是如今我们研究中医药十分宝贵的医学文献资料。
    崔巍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给它的子孙留下如此庞大的、可直接采用的大数据医学遗产。

急需中医药大数据专业人才

    在连绵不断的中医药发展史上,中医药从业者在从医实践中不断整理出大量数据资料,有效地保障了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也为数字化时代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资料。
    如何运用大数据的理论及研究方法整理和挖掘中医药宝库,如何利用大数据促进中医药领域临床和科研的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庞国明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能有效利用大数据的中医药人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需求。面对大数据时代中医药的变革,要培养大批能有效利用大数据的中医药人才,让其掌握、应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大量教学与科研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学会从数据中寻找创新点,从数据中发现中医药宝库的精髓。

大数据之路任重道远

    不少人提出,由于中医的特殊性,中医不具备可重复性,不能经过统计学方法处理。其理由是中医学是建立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上,经历代医家不断提炼升华而成;与西医相比较,中医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人为核心,把疾病对人的衣食住行、精神状态、心情变化的外在表现与疗效相关联,形成了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体系,而这些是现代实验室无法完全模拟的。因此,他们认为,中医学中的许多现象,现代科学难以得到十分精准的解释。
    近年来,受实证科学的影响,中医药工作者试图从实验室寻找证据,而忽略了中医药临床本身具有的实验性和实证性。
    有的中医药工作者试图对患者辨出一个完整的证,殊不知中医药本身的灵活性及辨证者思维的差异性,导致了其辨证与用方很难做到完全统一,因而在整理数据资料时常会在统计学上出现差异。
    对此,崔巍认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通过抓住主诉,对现代有疗效的诊疗资料和先贤们留下的有价值的诊疗案例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主诉求主方,以主方求主药,从而探寻中医药的治疗靶点,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来寻求中医药治疗的共性,使其变得可理解、可接受、可量化、可实证。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