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抢救乌头碱中毒患者 本报记者 方 圆 通讯员 张洪焕
虽然那个热闹、温馨的场面过去两个多月了,但是那激动人心的一幕仍然让人难以忘怀。 4月16日19时35分,南召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60岁的女性患者。患者频繁呕吐,检测不到血压,值班医生陈宝泉根据患者的症状,意识到这是一名急危重症患者,立即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得知因患腰腿疼痛多年,为了治疗腰腿疼痛,患者1小时前服用了含有川乌、草乌的中药后,出现了上述症状。 事不宜迟。医生立即进行心电图以及其他相关检查,心电图显示的图形失去了正常的形态。医生初步判断为乌头碱中毒造成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接诊医生立即通知科主任徐亚斌到现场指挥抢救,值班护士李辰晨、杨旭园立即采取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抽血化验、抢救药物应用等措施,进行抢救。可是,效果不理想,患者的意识逐渐丧失,心电监护仪显示为室颤。抢救医生迅速采取电除颤、心肺复苏等措施。 经过医务人员紧急救治,患者的心率有所改善,但仍然呈多源多形性心律失常。情况危急,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心跳骤停。约20分钟后,患者突发抽搐、意识丧失以及叹气样呼吸,心电监护仪显示室颤。抢救医生立即再次给予心脏电除颤、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1次、2次……共除颤十几次;持续心肺复苏、升压抗休克药物应用等。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患者的意识逐渐清醒、呼吸与心跳恢复正常。这些表示抢救成功。虽然大家都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但是抢救人员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根据抢救重症患者的工作经验,医务人员意识到病情的潜在严重性,认为患者可能会再次出现心跳骤停,所以大家一点儿也不敢懈怠。医务人员经过1个多小时的观察,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脱离呼吸机能自主呼吸。此时,患者家属要求,将患者转至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患者在南阳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住了4天后,又被转回南召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继续治疗,5天后痊愈出院…… 6月9日上午,在南召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年逾花甲的景某携家属手捧锦旗,对急救人员深表谢意。 近年来,许多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颈肩腰腿痛等慢性疼痛患者应用中草药治疗疾病,其中大多含有川乌、草乌、附子等药材,因炮制方法、用药剂量、煎煮时间不符合要求,导致乌头碱中毒病例逐年增多。在此,医学专家提醒广大患者,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应严格遵照医嘱,使其生物碱毒素降低,以达到减毒增效作用。相关部门应加大中医药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药物中毒的认识,降低乌头碱中毒的发病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