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四版:疾病防控
 上一版    下一版  
大热天,要防会夺命的热射病
提高服务能力 筑牢免疫屏障
淅川县健康主题公园落成
孟州市卫生计生委工作人员正在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
安阳市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警示约谈
南乐县开展“三减三健——迈向健康”活动
驻马店市开发区营养膳食健康知识讲座进社区
河南卫生干部学院秋季招生:护理、助产、康复技术
1
11 1 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大热天,要防会夺命的热射病
 

本报记者 冯金灿

    从本周一开始,郑州市进入新一轮的“桑拿天”。
    虽然是极端高温天气,但建筑工人、冶金工人、清洁工人、交警、快递员、运动员等人群因工作需要还要外出工作,往往容易发生热射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如果得不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救治,死亡率高达60%以上。每年夏季,全省各级医院都会接诊多例热射病患者,大多病情危重,还有部分患者因此丧命。
    那么,在高温湿热天气里,科学预防热射病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广大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此,急救专家表示,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容易出现障碍。一旦热量难以散出人体外,人就会出现四肢痉挛,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重症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射病”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类,死亡率高达60%以上。因此热射病早期救治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热射病分为两种: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高温作业下发生的热射病大多是劳力型热射病,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摄氏度,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患者大多从事户外工作,如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但要注意的是,温度不是很高,空气湿度大也会引起中暑。室外温度可能只有32摄氏度,但空气湿度(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大小)达到70%甚至80%以上,也很可能导致人中暑。因为人体主要通过出汗来散热,外在环境的湿度过大会影响人体排汗,因而容易导致中暑。
    作为一种致命性急症,热射病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一般为20%~60%,5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可高达80%。急救专家表示,热射病之所以危险,是因为人体器官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正常运作,这和身体各种酶的生物活性及机体代谢有关,而一旦人体器官造成了损伤,并不总是可逆的,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时,死亡率极高就不难理解了。
    临床研究表明,热射病患者病死率与高热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超过3小时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病发后的3小时被称为抢救热射病的“黄金3小时”。

 

     在户外高温作业时,如果发现有人出现中暑症状,在求助于医生的同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现场急救。
    立即转移。迅速将热射病患者由高温高湿环境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有条件的话移到空调房间,使其平卧,垫高头脚,迅速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物。
    快速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要方法,采取头部敷冷毛巾,用冷水或湿毛巾擦拭全身,有条件的也可用冰袋降温,将冰袋放置于患者头部、颈部、腋窝、腹股沟、大腿根部等区域,这些地方血管丰富,降温效果好;或用含量为30%~40%的酒精涂擦,同时使用电扇或扇子等器材为患者快速散热。5~10分钟测一次体温,使核心体温在10~40分钟内迅速降至39摄氏度以下,2小时内降至38.5摄氏度以下。
    及时补水。若热射病患者仍有意识,可补充一些水分,并加入少量食盐,但不要急于大量补充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也可为患者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但要考虑病人是否能够耐受,神志不清的患者可能不具备服药条件。已经昏迷者不要强行喂水,以免引起气道梗阻或呕吐窒息。
    紧急转送。一旦热射病患者表现出意识障碍、呼吸急促、皮肤干热,体温迅速升高达到40摄氏度以上,并出现嗜睡、昏迷等热射病典型症状,或者出现心跳骤停时,要立即做心肺复苏,并在第一时间联系120急救中心转运到有血液净化治疗条件的重症医学科室进行治疗,以赢得最佳抢救时机,通常要在2小时以内把患者体温从40摄氏度以上降到38.5摄氏度以下。

 那么,应该怎样预防热射病呢?

    急救专家指出,高温天气人们应尽量减少在室外的停留时间,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外出,也尽量走在马路阴凉处。家里和办公室要注意通风降温,空调房如果窗户紧闭,通风条件差,而且室内的人员比较多,也可能发生中暑情况,一定要注意适当通风;同时,室内的温度也不要调得太低。室内外温差大,人的耐热性会降低。温差超过5摄氏度,人从空调房出去更容易中暑。一般认为,空调设定到26~28摄氏度比较合适。多喝水,适当补充盐分。喝水应该“量出而入”,根据自己出汗量来决定补充多少水分。一般认为,夏日每天喝1.5升~2升的水比较合适。补充水分最好少量多次。高温环境下,30分钟喝一次水,一次二三百毫升为宜,不要牛饮。同时,喝水不忘补充盐分。人通过排汗来散热,而汗水会带走体内大量的盐分。可以在1升水里加半匙盐,补充体内流失的盐分。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