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强
亮亮(化名)在一家公司工作,业绩较好,身体健康。约1年前,亮亮开始出现无明显原因的紧张感,同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症状持续数分钟后会自行缓解。近日,亮亮的以上表现出现频率增多,伴恐惧感,双手出汗,夜晚难以入睡,心烦、急躁等症状。亮亮常无故担心工作不会做,担心家务做不好,担心家人会有人身危险,全身紧张感,难以放松,难以正常工作。 亮亮在某医院做了血糖、心电图及甲状腺功能等相关检查后,均未发现异常。后来,他听取医生的建议,到精神卫生机构就诊。精神科医生通过全面的专科检查和临床评估,患者被确诊为广泛性焦虑症。 亮亮经过3个月的综合治疗后,不适症状基本消失,现已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广泛性焦虑症又称慢性焦虑症。该病症状为经常或持续存在的缺乏明确对象或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伴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焦虑障碍,是焦虑障碍最常见临床表现形式。1994年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患病率男性为2%,女性为4.3%,大多数患者发病年龄为20~40岁。广泛性焦虑症发病缓慢,以经常或持续存在的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出汗、心悸、口干、尿频、尿急等。患者也可伴运动不安症状,如坐卧不安、轻微震颤等。 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治疗常以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为主,可辅助使用物理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和许多抗抑郁药物对该病疗效较好;心理治疗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如放松训练和生物反馈治疗等;物理治疗主要是电针治疗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该病经过科学规范的临床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供职于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