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八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中暑和热中风的诊断与治疗
每周一练
滑县中医院免费为环卫工人等进行体检
无痛气管镜 让患者自由呼吸 不再“谈镜色变”
1
11 1 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暑和热中风的诊断与治疗
 

中暑和热中风的诊断与治疗
□毛德西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急剧升高,人体机能和生存环境产生诸多变化,各种细菌和病毒也随之活跃起来,使得夏季成为一些疾病的高发季节。其中,中暑比较常见,热中风又比较危险,怎么预防和治疗呢?
中暑的诊断
    中暑是夏季常见病,这是因为夏季气温过高,体内的暑热积蓄过多,致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种急性热病,这种急性热病就是中暑。中暑有以下3种。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患者大量出汗、口渴、头晕、恶心、心慌,但体温不太高。
    轻度中暑 患者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象细数等症状。
    重度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患者还伴有昏迷、痉挛、高热不退等症状。
热中风与感冒的区别
    热中风不是热感冒,它是在夏季发生的中风病。由于天气炎热而容易发生,故叫热中风,也就是夏季的脑血管疾病,这种热中风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
    出血性中风比较危险,患者必须马上送到医院抢救。缺血性中风比较常见,特别是在桑拿天,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空气中的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老年人本身体内水分就不够,气温升高,加重了水分的散失,使血液黏度增高,血压也会升高,这样输入大脑的血液就更显得不足,随之会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意识模糊、乏力、气促、胸闷等,严重者会出现脑梗死、心肌梗死。对于此类患者,夏季控制“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非常重要。
治疗
    中暑后,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如走廊、树下。让患者仰卧,解开衣服,打开电扇和空调,以便尽快散热。用湿凉毛巾冷敷患者的头部、腋下、大腿弯(腹股沟);再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努力使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以喝一些绿豆汤、淡盐水。先兆中暑与轻度中暑的患者可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外涂清凉油即可。重度中暑的患者可服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昏迷的患者可用针刺法,取患者人中穴、十宣穴,病情危急的患者要迅速送至医院抢救。
    控制“三高”是防止热中风的前提,我介绍几种中草药,供大家参考使用。
    取生决明子3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之。生决明子有降压、降脂、通便、改善脑循环的作用。
    取生大黄5~10克,用沸水冲泡,当茶饮之。生大黄是泻下药,可谓泻火清脑之主药。它通过泻火清热,可以使患者脑部的高温降下来,即釜底抽薪。特别是对那些高血压、高血脂的人,尤为适宜。
    取三七粉一两克,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三七粉的活血化瘀作用突出,它的特点是活血而不破气,可以把瘀血变成有生命力的血。有的人把三七当成万能药,随意服用,这是不正确的。一定要按照医嘱服用,否则会出现副作用。
    还有一项调理方法,就是夏季补水,补水对预防中风非常重要。老年人生理反应迟钝,认为不渴就不喝水,这是不对的。应该不渴也要喝水,采取少量多饮的办法,多喝水、多喝汤(如冬瓜汤、鲜荷叶汤、绿豆汤、赤小豆汤等),都可以补充水分。
    夏季的补药以益气养阴为主,可用西洋参、太子参、麦冬、沙参、金石斛、玉竹、黄精、百合、山药等;不宜用红参、附子、龙眼肉、熟地、肉苁蓉等。还有一些药物虽然不是补品,但可以清暑祛湿,健脾养胃,间接地保护气血津液,如藿香、佩兰、茯苓、莲子、砂仁、白蔻仁、大麦芽等。
    可以当茶饮用的如金银花、杭菊花、薄荷、苏叶、鲜荷叶、荆芥、代代花、佛手花等,这类茶可以消暑醒脾,芳香开胃。
    夏季用补药,量不宜太多,宜小剂量煎服,或沸水冲泡饮用为宜。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