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河南积极落实母婴安全保障制度 |
|
本报讯 (记者刘 旸)7月13日,河南省卫生计生委以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约谈通报等母婴安全制度为基础,举办2018年河南省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管理培训班,进一步加强全省孕产妇安全管理、提高孕产妇管理能力和救治水平、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谢李广参加会议并讲话。 近年来,针对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强生育全过程服务管理,着力解决产科“一床难求”等突出问题。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妇幼健康工作。2016~2017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资金,积极实施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工程,支持18个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投资规模较“十二五”时期明显提高。2017年,针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高龄孕产妇增加可能带来出生缺陷风险增加的趋势,河南省全面实施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完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全省各级财政预算每年约投入6.4亿元,并连续两年列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 依据省、市、县三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标准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指导各地建设“两个中心”,并实行备案管理。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77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71个。其中,省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3个,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3个;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32个,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28个;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42个,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40个。各个救治中心均成立了由多学科成员组成的危重救治专家小组,大多设置了独立的病床和抢救病床,配置了救治设备,初步形成了覆盖省、市、县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 2018年,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积极推进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并将其列入全省“五大中心”建设,对全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进行分区划片管理;启动实施全省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围绕全省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妇幼健康服务人员能力提升、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等,全面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出台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开展孕产期保健专科建设,并利用“369”基层妇幼健康骨干医师培训项目,为市、县培训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技术人员,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此次培训重点对母婴安全保障相关政策和工作进行了安排,对危重孕产妇救治分片管理前期进展情况和工作进行了对接,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内容覆盖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 谢李广说,母婴安全是妇幼健康服务工作严守的底线。在这项工作中,风险识别是基础,各级、各部门要把关口前移,强化孕产期保健,提高孕产期保健的覆盖率;救治网络是保障,要强化各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救治团队建设,以及相关转运通道建设;落实制度是关键,要继续推进急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分级管理、分片救治管理,继续落实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等制度;提高认识是根本,要进一步增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