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推动民生实事落地 信阳要建130个中医馆 |
|
本报讯 (记者索晓灿 王明杰)记者从7月24日召开的信阳市卫生计生系统民生实事推进会上获悉,今年年底前,信阳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建设130个标准化中医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设置率达到95%以上,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设置率达到90%以上。 信阳要求,基层中医馆建设要相对独立,中医诊室、中医康复治疗室、中药房、煎药室相对集中,标识清晰,规范设置;布局流程科学合理,集中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体现人文关怀;突出传统风格,宣传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彰显中医药特色。此外,中医馆建成后,应当能够开展10项及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每月中医药处方占全院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每月非药物疗法人次数占全院就诊人次的比例不低于10%。在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方面,中医馆需要配备2名或2名以上具有执业资格的中医类别医师,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1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提升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建设130个标准化中医馆”项目,由卫生计生部门主要负责实施,也是2018年信阳市政府民生“十件实事”之一。2016年印发的《信阳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到2018年年底,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设置率达到95%以上,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设置率达到90%以上。 在建设基层中医馆方面,信阳市卫生计生委、信阳市中医管理局提出“五个明确”,即明确建设数量、明确设置装修、明确设备配置、明确服务内容和明确专业人员,以确保中医馆建设不仅数量要完成,建设质量更要达标。 信阳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王亚玲说,在推进基层中医馆建设中,我们将要在优化中医药人员配置上下功夫,在打造浓厚中医药文化氛围上下功夫,在精选培育中医药服务项目上下功夫,把中医药工作渗透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各个方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