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举行“中国援赞第19批 医疗队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本报讯 近日,在中国医疗援赞40周年之际,南阳市卫生计生委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国援赞比亚第19批医疗队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南阳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黑喜栓、李长德,副调研员、中国援赞第19批医疗队队长齐祖宏、队员代表赵永莅临现场。李长德向与会媒体介绍了中国援赞第19批医疗队一年来的工作业绩,并接受了多家媒体记者的提问。 据悉,中国援赞第19批医疗队是在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组织领导下、由南阳市卫生计生委牵头组建的。28名队员来自南阳市卫生计生委、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市中医院、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南石医院等8家单位,涵盖心内科、普内科、中医针灸科、神经外科、骨科、颌面外科、耳鼻喉科、妇儿科、麻醉科及医技等15个专业,年龄最小的34岁、最大的53岁。 一年来,28名队员秉承“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圆满完成了援赞医疗各项工作任务,并于2018年6月14日晚返回中国,历时13个月之久。 队员们一是积极服务当地居民健康,帮助提升赞比亚医疗技术水平。一年来,救死扶伤,传授技术,接诊门诊患者15319人次,医技诊断22780人次,手术和麻醉治疗3892人次,抢救危重患者418人次,中医针灸治疗1050人次;培训当地医务人员352人次,开展业务讲座15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业务30余项。二是参与在赞中国公民紧急医疗救助行动。参与在赞中国公民紧急医疗救助行动20多次;为中国驻赞使馆及中资机构员工、华人华侨提供义诊、健康体检和咨询服务1100多人次。三是积极开展义诊等健康公益活动。利用节假日深入山区、边区、项目工地等,进行义诊和健康讲座30多次;在中资企业的牵线搭桥下,先后到纳其特特社区、艾伯科斯山社区、孤儿院等,为300余名学生、居民和孤儿进行了义诊和健康体检。四是主动参与当地疫情防治。在2017年年底赞比亚卢萨卡市暴发严重霍乱时,医疗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来分析疫情,编辑防控疫情的手册,加强对在赞中资企业员工和侨胞预防霍乱疫情的知识培训,配合大使馆等开展霍乱综合防控,并向赞比亚卫生部提出防控疫情的中国策略。五是加强对外宣传,树立了中国医疗队良好形象。六是加强对外交流,服务外交工作。 李长德在新闻发布会中说,中国援赞第19批医疗队是南阳援非医疗史上最强的一支医疗队,是团队最协作、集体凝聚力最强的一支医疗队,是开展新项目、新业务最多的一支医疗队,在4个医疗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业务30余项。如:队员别国良开展的颈动脉瘤切除术开创了赞比亚该项手术的先河;队员王伟民应用多巴胺注射液加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心衰的方案已作为利维医院实用技术推广应用;队员杜申钊采用微创分根拔牙技术拔除多牙根牙的方法已成为科室示教案例;队员李义、杨扬、李金生、雷伟、景建超、余伟精准的影像超声心电诊断技术已折服了赞比亚医疗界,成为所在医院影像科的专家。 “2017年,中国援赞第19批医疗队被南阳市卫生计生委特别授予‘最美医生’团体奖;2018年,医疗队获‘感动南阳’称号。”李长德说,中央电视台4套《华人世界》栏目6次采访报道队员们的事迹,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河南日报》《医药卫生报》以及南阳各大媒体都给予了深度报道。中国援赞第19批医疗队还被赞比亚卫生部授予“中赞医疗合作勋章”,是援赞医疗史上首次获得该勋章的一支医疗队。 (乔晓娜 乔当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