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会计人的精进之路(一) 看 到 □韩斌斌
专家简介 韩斌斌 管理学硕士,正高级会计师;现任河南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享受国务院、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后备),河南省首批首席会计专家,首批河南省会计领军人才;被中国医疗界权威门户网站健康界评为“2015年十大专栏作家”。若想与韩斌斌女士有更多的探讨和交流,可关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杏林数豆者”(XINGLINSHUDOUZHE)
为什么有些人和10年前相比,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认知基本上没有变化?而有些人,半年不见,认知和技能进步的速度就让你刮目相看?明明在同一个单位,你看不懂他的苦苦求索,他不理解你的浑浑噩噩,好像生活在两个平行世界里。 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剧变的时代,那些曾经被认为是异想天开的未来,已经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在。有些人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变化,并与变化共舞;而有些人,斤斤计较于眼前,对变化视而不见。正如马云所言,刚开始看不见、看不懂,慢慢的,就会被时代抛在后面,再也跟不上了。 在新时代,会计人要不断精进,首先要能看到。那么,我们需要看什么?怎么看呢? 回望过去看一看 作为一个会计,如果沿着时光轴往回望,你就会看到,我们的服务对象——管理者(会计信息使用者)——他们对会计的要求在改变。 20年来,医院的管理者从刚开始的不怎么看报表,到关注收入数据,再到后来既关注收入也关注成本;到现在,需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维度的数据,越来越通俗、切中运营痛点的有价值的建议。 管理者的需求改变了,那我们工作的目标,包括工作的精度、广度、深度是不是也要改变? 跳出眼前看一看 会计工作固然要求严谨和专注,但我们不能忽略,会计职能是依附于运营活动和商业模式的。如果不能从眼前的数字堆里跳出来,到业务层面看一看,到战略层面看一看,看医学模式在改变、医疗活动在改变、协作方式在改变、后勤保障在改变、代际更迭沟通对象的偏好在改变、医改政策在改变、医院运营的外部环境在改变,你算出来的数如果还是那个口径、那个套路,不能为管理者所用,你的工作就成为既没有价值也没有必要的作业,持续边缘化就是避免不了的宿命。 瞭望远方看一看 在新时代,信息技术在重塑每个行业、每个职业,在这个洪流中,会计工作也不能幸免于难。 德勤机器人,“五加二,白加黑”,24小时不要加班费,让会计人员直接下岗。大健康信息化,各种类别的互联互通,信息交互越来越没有边界,会计核算自动化,会计还需要干什么? 21世纪,工业时代业务横向流动、职能纵向划分的弊病越来越明显,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整合的时代,医疗活动MDT(多学科联合),科研活动跨医院、跨区域联合,管理职能是不是也需要整合?会计人员,是固步自封等着别人整合,还是主动走出去整合别人、引领变革? 21世纪,是精益分工的时代,后勤外包、检验外包、影像外包、医生集团……专业人干专业事,会计的专业性体现在哪里? 仰望高处看一看 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已经走出了很远,财务共享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和工作模式;云端票据、智能财务等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业务越来越便利,给医院财务带来了很多借鉴和启迪。 在如此情况下,是依然保持刀耕火种的工作模式,还是积极拥抱新技术,树立新思维,把自己改造成新人类?财政部开展管理会计的倡议情真意切,要不要开展?如何开展?是坐等管理者的指令,还是希望别人给出现成的答案,抑或是打破心智的篱笆,勇敢去尝试? 趋势越来越清晰,变化越来越明显,如何才能够看到?跳出眼前的鸡毛蒜皮,没事研究一下理论发展的方向,定期参加培训给自己充充电,抽时间到领先单位走一走、看一看,多和高人聊聊天,这些变化就会了然于心。 你的视角越广,你的眼光越深邃,你的眼界越高,你能看到的就越多,你所受到的震撼就越大,你的禁锢就越少,你能想到和做到的就越多。想要做到,先要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