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周刊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七版:诊治参考
 上一版    下一版  
贫血,竟查出结肠癌
寻医问药
糯米百合甜杏粥治疗轻微干咳;芪术鹌鹑汤能健脾益气;莲子粥治疗耳鸣;
睑黄疣的治疗
李猛:苦中有甜,我认定了这里!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赵绛波: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
1
11 1 2018年9月2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李猛:苦中有甜,我认定了这里!
 


本报记者 杨 须  通讯员 席 娜

   “我在这里工作了13年。”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五病区副主任李猛这样说道。2005年5月9日,是他来医院报到的第一天。当天,患感冒的他带着两大包行李,早起坐上火车,从洛阳赶到现在上班的医院。由于带的行李较多,他显得有些吃力,在收拾行李时发现一个行李包的底部居然都已经磨破了。
    “我刚到医院,就被分配到女病区。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加之社会上对这种工作有一些偏见,我也曾心怀忐忑。”李猛说。现在,他的看法早就改变了,早前的恐惧、担忧、纠结都没有了。因为13年来近五千个工作日的历练和收获,让他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医学生,成长为一名专业技术过硬的精神科医生。
问诊之难,难在深入心灵
    “首诊病人问诊非常重要。”不同于一般患者,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不认为自己有病;问诊精神疾病患者时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与他们“共情”。这是李猛工作以来最深切的体会。
    “要多看、多问、多思,既要‘身入’更要‘心至’。”李猛认为,能走进心灵的问诊才对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最有帮助。不是单单了解患者的发病经过、状态、治疗过程、时间跨度等,也要了解患者的成长经历、爱好、个性特点等。比如,从患者最信任的人和事等话题开始,逐步引导患者跟着医务人员的谈话节奏去回应,让病人在感觉到被接纳、被理解、被关心的状态下进行对话,并在倾听过程中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当然,这需要时间历练以及对问诊经验进行总结。
    2011年,47岁的张某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减少、心情不好、悲观消极,担心有人会弄死自己;入院之初,不配合治疗。李猛通过耐心倾听方式与患者对话,确诊患者为双相情感障碍。在服用药物治疗3个月后,张某康复出院并坚持服药,目前工作生活正常。
    日常工作中,李猛每天都像是上紧弦的发条,早上七点到医院上班,查房、督促病人吃饭、与病人沟通并回答他们每天遇到的各种问题,劳动强度很大。每天下班后,他通常需要再加会班才能完成当天的工作。尤其是周六坐门诊,患者最多的时候,一天下来要问诊几十位患者。其中来开药和复诊的患者居多,他对首诊患者最低也要确保20分钟问诊时间,一天下来,晚走也就成为常态。李猛回到家后,通常一句话也不想说,乏累的他只想躺下多休息一会儿。
理解之苦,苦在左右为难
    工作中,为了更有利于患者康复,李猛和其他医务工作者都很在意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但是,这也是让李猛在用药和治疗中左右为难的原因。
    比如用药,在当前以瘦为美的环境下,部分女性患者往往会拒绝服用一些疗效很好但可能影响内分泌而导致肥胖等代谢问题的药物。其实,医生也是根据患者自身体质特点、药物疗效及耐受性等,综合评估后权衡用药。
    另外,还有门诊开药天数的限制。国家明确规定,精神科药物跟其他药物不同,每次开药不能超过半个月用量,且每次开药都要进行问诊评估,以确保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但是,现实情况颇让人尴尬。曾有一位70多岁的患者,在老伴陪同下,拄着拐杖,蹒跚地前来开药。按规定开药最长为半个月用量,可是老人每次坐公交车就要2个多小时,非常不方便;但有规定,医生也必须按规定去操作。“虽然于心不忍,但也很无奈。”说到这里,李猛眼里出现了泪光。
    刚才说到的老年患者,让人心疼。然而,还有一些病人,每次都要多开药,怎么解释都没用。他们说难听话,甚至骂骂咧咧,这也是李猛面对的另一种无奈,但他只能耐着性子一遍一遍地解释。
    有一次,一位60多岁长年服药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到门诊开一种叫氯硝西泮片的安眠药,这种药一般每天服用不超过3片,可是该患者非要开2瓶(200片),一次就要吃6片。“我年龄大,我离得远,我走路不方便。你必须给我开,不开不行!”这位老年患者重复地说。李猛从国家政策、法规、药物不良副作用等多个方面告知患者不能多开药和多吃药。李猛苦口婆心说了半个多小时,就是讲不通。患者指着李猛的鼻子骂个不停。实在没办法,最后,李猛还是打电话叫来了患者儿子,解决了该问题。该患者最终也在李猛建议下减药、减量并定期复查。患者现在的用药量已经减少到每天1片,且效果良好,患者家属也很满意。但当时那种场景下,如何解释都行不通。“那种委屈,真的很让人难受。”李猛坦言。
苦中亦甜,甜在价值感
    诊疗中,虽然李猛没少经历这种让自己左右为难的尴尬事,但大多数患者经过系统持续用药治疗后,基本上都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一点让他倍感欣慰。
    “患者康复后的那种成就感,不是用言语能够表达清楚的。有些病人刚来时行为紊乱、言语混乱、躁狂、幻觉、时哭时笑等,实在是让人看着揪心。而患者康复后,完全像换了一个人。那一刻,说实话,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好,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感。”李猛开心地说。
    2012年,李猛收治了一位17岁的高二学生,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半年,幻听严重。患者经过3个月治疗,幻听消失,症状明显改善,出院后遵医嘱坚持服药。此后,患者坚持每半年来复诊一次,现已恢复正常生活。
    但是,像这样很快就能康复出院的患者并不多见。李猛指出,精神疾病患者一般好起来比较慢,需要长时间观察和治疗,而且大部分患者用药依从性并不好。当治疗刚有效果时候,有些患者就会自行停药,等有症状了再用药,病情也会反复。比如,正在住院的一位李姓患者,经过2个月治疗,即将出院;但李猛记得很清楚,这位患者在5年前就来找他看过病,当时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那时,患者症状较轻,住院治疗十几天,症状刚好一些,家人就要尽快办理出院手续。对于该疾病没有任何认知的家属,他们认为这里住的都是疯子,他们的孩子住到这里,不疯也会疯。这样的观念在第一次来看病的家属中普遍存在。后来,这个病人在一家综合医院断断续续地进行治疗,效果一直不好,工作生活更是一团糟。
    两个月前,患者病情加重又来咨询,家属才把李猛说的话听进去了。住院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相当好,治疗效果也不错,她的丈夫前几天还送来了一封感谢信。“只要病人康复后回归社会,比啥都好。”李猛说。

专家名片

   李猛,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硕士;河南省医学会精神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药学会委员、河南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5年,他获评河南省优秀精神科医师;2016年,获评郑州市医德标兵;2017年,获评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访问学者;熟练掌握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药物及心理治疗,对女性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孕期服药等方面能提供专业和全面指导;具有严谨的职业态度、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沟通能力。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