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金灿
金秋时节,北方进入流感流行季节。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以下简称《指南》)。为了回应公众疑虑,就其中的关键内容,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一一进行了解读。
什么是流感? 我们都知道,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呼吸道传染病,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的疫情。
流感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流感高危人群有哪些? 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为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和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除个别地区外,流感疫苗在河南省大多数地区属于第二类疫苗,实行自愿、自费接种。
家人得了流感,我们应该怎么办? 家庭成员中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年人与慢性病患者时。当家长带着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什么时间接种流感疫苗比较好? 流感流行期间,还能不能接种流感疫苗?全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为了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大家在10月底前在正规预防接种门诊完成免疫接种;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另外,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预防流感,除了接种流感疫苗,还需要注意什么?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老年人与慢性病患者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流感症状后,要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物品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或口鼻。
流感疫苗的安全性怎么样呢? 接种流感疫苗是安全的,但也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流感疫苗常见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局部反应(接种部位红晕、肿胀、硬结、疼痛、烧灼感等)和全身反应(发热、头痛、头晕、嗜睡、乏力、肌痛、周身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副作用通常是轻微的,并在几天内自行消失,极少出现重度反应。众多研究表明,四价和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在安全性上没有差别,国产和进口流感疫苗相比安全性也无显著性差异。
该怎么选择疫苗呢?对可接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受种者可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 哪些人属于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为了降低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指南》推荐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建议65岁以上老年人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如果家里的宝宝今年3岁,应该怎么接种?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两剂次,间隔不小于4周;2017~2018年度或以前接种过一剂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一剂。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 如果不想接种流感疫苗,假如得了流感吃抗流感药物可以吗?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有效治疗药物,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此外,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服用流感抗病毒药物预防和治疗期间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