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产科儿科携手 解决围产医学难题 ——河南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专家走进鲁山县和镇平县 |
|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范慧敏 谢宗阳 文/图
疑难病例会诊
11月9~10日,河南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名医名家走基层系列公益活动在鲁山县妇幼保健院和镇平县人民医院举行。河南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徐发林带领专家们开展了专题讲座、现场示教和会诊查房等一系列帮扶活动,来自鲁山县和镇平县各级医疗机构的近400名医务人员享用了丰盛的学术大餐。 “近年来,高龄产妇和高危妊娠增多,基层医疗机构要加强产科和儿科的沟通合作,共同解决围产医学方面的难题。”在此次活动上,河南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一位专家提醒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围产医学是从妊娠确诊起对孕妇和胎儿进行监护、预防和治疗的科学,对降低胎儿、婴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河南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专家张茜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规范治疗》学术讲座中说,新生儿黄疸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不少新生儿出生几天后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因此,不少人说,新生儿黄疸不用担心,“十娃九黄”,晒晒太阳就好了。 “我们要正确对待新生儿黄疸,及时治疗病理性黄疸。”张茜说,“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会随着宝宝的成长慢慢消退。病理性黄疸不仅不会消退,还会引起其他疾病,影响宝宝的生长和发育。” 具体来讲,生理性黄疸是个“急性子”,来得急,去得快,一般持续十几天就自行消退了。病理性黄疸是个“钉子户”,来得更早、更快,并且持续时间更长,在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2~4周,这种黄疸需要治疗。 徐发林提醒,预防黄疸引起的胆红素脑病,产前检查一定要做,尽量避免早产和难产,对出生72小时内的宝宝要注意监测。一般情况下,黄疸不用治疗;如果黄疸持续或加重,宝宝就要住院照射紫外线灯或者盖上特殊的毯子,以降低胆红素在身体中的含量。如果对黄疸置之不理,就会造成宝宝今后听力损伤、智力缺陷和行为问题。 河南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专家李根霞和陈志敏为大家讲解了高危妊娠的管理和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并讲解了胎心监护的操作难点和大家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 “对于高龄产妇和高危妊娠,及时接受产前检查可以排查诸多疾病。”李根霞说,“羊水穿刺术是将怀孕中所产生的羊水经一种简单的仪器抽出若干毫升加以化验,以便判断胎儿的健康情况,主要是利用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绒毛细胞或胎儿血细胞培养来诊断胎儿染色体疾病和性连锁遗传病。产前筛查主要是诊断胎儿有无先天畸形。超过35岁的高龄孕妇、产前筛查确定的高风险人群及生育过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孕妇,都需要通过羊水穿刺诊断排除遗传性疾病。一般抽取40毫升羊水,但是诊断准确率在99%以上。” 陈志敏表示,除了常规的产前检查外,甲状腺功能、糖尿病和血型匹配等检查往往被孕妇和家属忽视,容易给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很常见,糖尿病等遗传代谢性疾病对胎儿、母体都有风险。因此,孕期一定要做甲状腺功能和糖尿病筛查。如果孕妇是O型血或Rh阴型血,就有20%的可能出现母儿“血型不合”问题。如果存在的话,就可能出现问题,比如严重的新生儿黄疸、核黄疸、脑损伤等,甚至可能导致流产或胎死宫内。 此外,徐发林还为大家解读了最新的新生儿复苏指南,现场进行了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和新生儿复苏模拟操作。 徐发林说,新生儿出生后就不再与胎盘相连,只能依靠肺脏呼吸作为氧气的唯一来源。据统计,大约90%的新生儿可以顺利完成宫内到宫外环境的转换,开始自主呼吸。大约10%的新生儿需要一些帮助才能开始呼吸。少于1%的新生儿需要通过更有力的复苏手段才能存活。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围产医学科医生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操作技巧,及时对患儿进行复苏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危急时刻护佑新生儿的健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