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 创新模式 完善内容 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要讲方法
本报讯 (记者索晓灿)如何更好地总结和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的科研方法有哪些?在近日举办的李鲤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及经方应用研究培训班上,多位中医药专家给出答案。 总结和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要遴选业务突出、科研能力强、热爱中医药事业的医师,根据名老中医的专业方向分领域组建工作室;创新传承模式,工作室模式由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方式,向“多带一”“一带多”的教学方式转变,以病房、门诊、讲座传授三位一体,多渠道开展学习与继承;进行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应以创新的学术思想、独特的临床诊疗经验以及高尚的医德医风、科学的治学方法等为重点,完善传承内容。更好地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能够为中医药特色优势研究和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及勘验平台。 培训班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授李发枝,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孟毅、何华、常学辉、陈建设等,分别就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总结与传承、中医经典理论应用于临床的思路和方法及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的科研方法等进行专题讲座。此次培训明确,针对中医药的传承创新,还要重点做好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研究、对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对名老中医治学成才之路的探索等。 李鲤是河南省中医院内科和脑病科创始人,是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学验俱丰,自2008年以来先后成立了省级和国家级名医传承工作室,至今已培养传承人50余人。 河南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自建设以来,逐步启动并完善了学术继承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学术交流平台等平台建设,培养和造就了大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已成为推动名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传承的重要载体,以及研究中医药特色优势、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和新一代名中医的培训基地,提高了中医药整体诊疗水平和临床疗效,推进中医药学术继承与创新。 |